[发明专利]一种无芯剥皮机上的刀盘体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320.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张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31254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94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盘体 无芯 磨损 金属镶嵌块 修复 剥皮 铣削 使用寿命 剥皮机 垂直面 备件 垂直 填补 采购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芯剥皮机上的刀盘体修复方法,属于无芯剥皮机刀盘体磨损后的一种修复技术,通过先铣削掉一定厚度刀盘体上被磨损的垂直面,再制作一块相应的金属镶嵌块,将金属镶嵌块连接在被铣削后的垂直面上,用以填补刀盘体上被磨损的部分。本发明能够达到延长刀盘体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的采购费用,同时又确保产品质量与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芯剥皮机的刀盘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芯剥皮机上的刀盘体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无芯剥皮机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连续切削机床。主要是对棒线材表面进行车削剥皮,以消除棒线材表面缺陷,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高精度产品的加工设备。无芯剥皮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加工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特点,在机械加工制造,冶金行业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
无芯剥皮机的工作流程为:将需要表面处理的棒线材通过上料台(放线架)、输送辊道,喂送给进给辊,进给辊将棒线材夹紧后,根据工艺要求的线速度,将棒材均速送进无芯剥皮机车头进行车削剥皮,剥皮后的棒线材被牵引小车(收卷桶)拉出,通过输送辊道和收集装置被收集。
无芯剥皮机的关键部件是车头中的刀盘体。切削用刀排(安装刀具的母体)通过燕尾槽与刀盘体连接,该燕尾槽一面为斜面,另一面为垂直面。在生产过程中,在每次更换刀具时和高速旋转中的调速,都会使刀排对刀盘体上的燕尾槽进行摩擦,使刀盘体上的燕尾槽产生磨损间隙,当磨损间隙(即为燕尾槽上的垂直面)大于0.07mm时,就会导致产品精度(0.02mm)下降,必须更换刀盘体。以目前的使用磨损情况,无芯剥皮机车头刀盘体平均每年就需要更换新备件,以保证产品质量与精度。目前使用的刀盘体都是原厂进口,而刀盘体采购价十分的昂贵,每年更换一次刀盘体,使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对企业的效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芯剥皮机上的刀盘体修复方法,能够达到延长刀盘体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的采购费用,同时又确保产品质量与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芯剥皮机上的刀盘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刀盘体上燕尾槽的垂直面磨损≥0.07mm距离时,将刀盘体从无芯剥皮机的车头上拆除下来;
S2.将有磨损的燕尾槽垂直面铣削掉10±0.5mm的厚度;
S3.铣削后的垂直面为被铣削面,在被铣削面上再钻若干个销孔,销孔的轴向中心线均与被铣削面平行,在每个销孔均再开设一个切口,切口与被铣削面均连通;
S4.在每个销孔内均放置一根相匹配的销轴,每根销轴上均设置螺纹孔,而螺纹孔的孔径小于切口的尺寸;
S5.根据被铣削面的尺寸,制作一块与其相匹配且同质的金属镶嵌块,在金属镶嵌块上设置若干个沉孔;
S6.将每根销轴插入相应的销孔中,使每根销轴上的螺纹孔正对被铣削面上的切口,通过螺栓穿设过金属镶嵌块上的沉孔与销轴上的螺纹孔连接,使金属镶嵌块连接在被铣削面上;
S7.测量燕尾槽开口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偏差,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图纸的要求;
S8.将刀盘体装回无芯剥皮机,调试后正常生产。
所述的步骤S3中,销孔开设有两个,相应的销轴也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步骤S4中,切口的尺寸为销孔周长的2/5。
所述的步骤S4中,每根销轴上的螺纹孔设有两个,呈上下设置,且两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小于被铣削面的高度。
所述的步骤S5中,金属镶嵌块的厚度>10.5mm,便于尺寸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