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457.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边妙莲;孙辉;陈士朝;马冬阳;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利用 制微晶 玻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综合利用的方法,属于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冶炼1吨精铜将产生2~3吨铜渣;乙炔生产中,每消耗1吨电石约产生1.2吨电石渣;每生产1吨Al2O3,可产生1.0~1.8吨赤泥。随着工业的发展,固废堆积越来越多,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固废处理已成为全世界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主要对铜渣和赤泥进行提铁后将二次尾渣和电石渣按一定比例掺和,制备高附加值的微晶玻璃板,实现多种固废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缺陷,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将铜尾渣、赤泥尾渣和电石渣等工业废渣按一定比例配合制备硅灰石微晶玻璃,用于建材装饰材料,该产品具有较低膨胀系数和耐酸碱性。既综合利用各种尾渣废弃物又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以多种固废为原料综合利用生产微晶玻璃的报道鲜为人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铜尾渣、赤泥尾渣以及电石渣为主要原料合成微晶玻璃的技术方法,铜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另有少量的MgO、FeO;赤泥尾渣主要成分是SiO2、Al2O3、CaO,含有少量Na2O和TiO2;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是制备CaO-Al2O3-SiO2系硅灰石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中所含有的少量TiO2和FeO可作为主要晶核剂,Na2O可作为助熔剂降低熔化温度。多种固废尾渣中的SiO2、Al2O3、CaO含量满足硅灰石微晶玻璃体系(SiO2:45~65重量份,CaO:22~50重量份,Al2O3:0~19重量份)要求,通过调整尾渣配料比例来调整原料的化学成分,以适应微晶玻璃的配方要求。
本发明中的一种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尾渣、赤泥渣及电石渣按一定配比混匀磨细组成混合料;
(2)将混合料投入燃气熔分炉中,升温使其熔化并在惰性气氛下恒温至所述混合料完全熔化并澄清,将熔融态混合料水萃得到基础玻璃;
(3)将基础玻璃装料成型进行核化晶化处理,得到微晶玻璃。
其中,步骤(1)的所述混合料中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45~60重量份SiO2、25~50重量份CaO、5~16重量份Al2O3;晶核剂主要为赤泥渣中的TiO2,助熔剂为赤泥渣中的Na2O,晶核剂和助熔剂之间的重量比为35~60:40~65,铜渣中的铜为着色剂。为此,步骤(1)中各种渣重量份配比范围为赤泥渣0~50重量份,铜渣45~79重量份、电石渣5~55重量份,上述各种渣重量份之和为100。
其中,步骤(2)中升温到1400~1450℃。
其中,步骤(2)中在惰性气氛下恒温时间为3~4h。
其中,步骤(3)中所述核化晶化处理过程具体为:在炉内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600~700℃,保温2-3h,以10℃/min的速率至900~950℃,保温4~5h;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生产的微晶玻璃,其中所述微晶玻璃硬度>500kg/mm2,耐酸碱性<0.05/1%酸碱。
本发明公开的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熔分渣中直接投料生产微晶玻璃,重复利用了熔分渣的热量,生产工艺不仅成本低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固废堆放的问题。
(2)本发明工业流程紧凑,降低了整个工序的能耗,生产出的微晶玻璃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废综合利用制微晶玻璃的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公开的目的,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