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锰型离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581.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久云;周志平;张宇锋;刘思玮;李春香;闫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D71/34;B01J20/30;B01J20/26;B01J20/28;C02F1/44;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锰型 离子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锰型离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是自然界中原子半径最小、质量最轻的碱金属,呈银白色,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不仅在传统的消费领域如玻璃、陶瓷、润滑剂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也推动了高新技术领域如锂电池、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近年来随着锂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陆地上的锂资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从液态锂资源中提取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已成为锂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盐湖卤水中的锂储量巨大,且以离子形态存在,为锂盐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原料形态,从而避免了固体锂矿复杂的工艺流程,可使生产成本、总投资分别降低近40%。因此,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将代替伟晶岩提锂成为锂工业的主流,并在锂工业发展中较长期占主导地位。当今溶液提锂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蒸发结晶法、溶剂萃取法、锻烧浸取法、盐析法、碳化法和吸附剂法。其中,盐湖卤水提锂较成熟的方法是蒸发结晶一沉淀法,但该方法不太适用于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溶剂萃取法与吸附剂法能够尽可能避免沉淀法带来的锂损失,从而成为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铿最具前景的方法。吸附剂法具有工艺简单、吸附性能好、经济环保等优势,相比溶剂萃取法更适于从低品位的海水或盐湖水中提锂,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尖晶石型锰氧化物离子筛对锂的吸附量要大于其它锂吸附剂,且其成本较低,选择吸附性能好,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锂吸附剂。但尖晶石型锰氧化物离子筛为粉状,其流动性和渗透性都较差,不易于工业操作,阻碍其商业化应用。因此不少研究者对粉体锂离子筛进行造粒研究,合成出粒状锂吸附剂。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将锂离子筛前驱体粉末加入到高分子膜材料铸膜液中,制成锂离子筛前驱体膜,经酸洗脱锂后,得到锂离子筛膜。使用锂离子筛膜从液态锂资源中提取锂具有操作过程相对简单、能耗少、无二次污染、可连续操作、成本低、可直接放大、循环使用后锂离子筛的损失量较小等优点。
因此本发明通过对锂离子筛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制备具有选择性提锂的离子筛复合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锰型离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0.3~0.7g KMnO4溶解于2.5%的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移至65mL水热反应釜中,140℃处理12h,自然冷却后,离心并用乙醇多次洗涤样品后置于烘箱中,60℃烘干,得到中间产物γ-MOOH。再将1.0~3.0g的γ-MOOH与40mL 4.0mol/L的LiOH溶液混合均匀后,移至65mL水热反应釜中,120℃处理12h,自然冷却后,离心并用乙醇多次洗涤后置于于烘箱中,60℃烘干后,将产物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维持2h,在空气中焙烧,即得到锂离子筛H1.6Mn1.6O4前驱体。将制备好的锂离子筛H1.6Mn1.6O4在0.5mol/LHCl溶液中进行酸洗,洗去锂离子。最后,将0.5g酸洗过的锂离子筛H1.6Mn1.6O4前驱体、3g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1g聚乙二醇溶解于3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50℃机械搅拌12h,混匀后,制得锂锰型离子筛铸膜液,用刮刀将铸膜液匀速涂在玻璃板上,然后置于蒸馏水中,膜脱落后在蒸馏水中静置30min,除去残留少量的溶剂,即得到对锂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锂锰型离子筛复合膜,可用于锂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分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锰型离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中间产物水锰矿(γ-MOOH):将KMnO4溶解于乙醇/水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恒温水热反应,自然冷却后,将产物取出,过滤并用乙醇洗涤样品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得到中间产物γ-MO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