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897.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牛涛;侯红亮;王耀奇;张艳苓;韩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20/02 | 分类号: | B23K20/02;B21D26/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表面 氧化 破碎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铝合金试样进行表面处理;
采用冷裱覆膜机和激光刻形机将试样表面需要处理的区域包覆一层塑料薄膜保护起来,采用刷涂的方法将试样表面不需要处理的区域和抽真空气道区域涂覆一层止焊剂,待止焊剂晾干后撕掉需要处理区域的塑料薄膜;
将两块处理好的试样相对叠放在一起,用氩弧焊将四周封焊,并在气道位置焊接抽真空管路;
将试样安装在压力机上的电加热平台,采用真空泵通过气道管路对试样抽真空,然后打开电加热电源将试样加热到400℃~600℃;
控制磁体移动平台将磁体移动到焊缝位置,控制压力机上平台下降,使磁体移动到试样待处理位置上方,磁体距离试样表面1~5mm;
控制磁脉冲电源充电到3~15KV,然后对磁体放电,连续充放电3~10次;
控制压力机上平台上升,控制磁体移动平台将磁体沿设定轨迹移动到下一位置,再控制压力机上平台下降,再控制磁脉冲电源对磁体放电,如此循环直到把整个所选择区域处理完成;
铝合金试样表面放电完成后,需关闭电源,将铝合金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是螺线管线圈或匀压力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试样表面处理步骤包括打磨、抛光、丙酮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线圈放电前,使所述磁体距离试样表面2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脉冲电源在放电前,充电至12K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8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