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保护的方法、系统及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695.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詹宏;王微波;刘蕾;朱燕;王启立;王珊;程刚;张太勤;刘科;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普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4 | 分类号: | H02H3/34;H02H5/12;G01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方法 系统 剩余 电流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的方法,包括步骤S1:从主电路中获取剩余电流的瞬时参数;步骤S2:根据瞬时参数计算所述剩余电流的相角,判断该相角与前一周期相比是否发生跳变;步骤S3:若是,则判断相角位于容性相角范围或位于阻性相角范围,若位于容性相角范围,则返回步骤S1,若位于阻性相角范围,则执行步骤S4;步骤S4:判断接地阻抗在预设时长内是否减小;步骤S5:若减小,则启动剩余电流保护,若不变,则执行步骤S6;步骤S6:判断剩余电流的突变量是否超过整定值,若是,则启动剩余电流保护,若否,则返回步骤S1。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的系统和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具有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的方法、系统及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用电设备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带有大量电子元件的电气设备,例如计算机、电子办公设备及家用电器等。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而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出现,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日常生活中,通过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来进行漏电保护。(2005年,为了与国际上的欧洲和美国德国标准接轨,国标中统一将漏电保护断路器改为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此处,剩余电流是指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通俗上讲,出现事故后,主电路的进出电流相位和大小不同,此时的电流合成矢量的有效值就是剩余电流。现有技术中,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包括AC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和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AC型剩余电流保护器能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选交流电流进行漏电保护,由于单纯由剩余电流大小以及附加故障前后剩余电流相位变化(鉴幅鉴相动作型还是电流分离型)原理的剩余电流保护不能区分是否发生生物体触电或设备或线路绝缘破坏,都受到当时的运行电压状况、气候状况、导体及设备外壳绝缘情况、负荷大小等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合理整定及上下级配合,导致剩余电流保护在使用中不断发生拒动误动事故,随着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非正弦交流剩余电流也越来越多,AC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已逐渐不能满足在实际使用中进行漏电保护的要求。
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与AC型的原理一样,只是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对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磁特性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对脉动直流电流的检测灵敏度。但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论采用脉冲动作型、鉴幅鉴相动作型还是电流分离型保护原理,在灵敏度、线性度、零点漂移、温度性能和稳定性差的缺陷,其动作特性易受运行电压、气候条件、环境电磁干扰、负荷性质特性等因素影响、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保护定值无法整定匹配,常常导致漏电保护频繁误动拒动,导致低压配电系统无法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如何提高监测剩余电流的准确性,并正确采取漏电保护动作,从而提高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的方法,可以根据剩余电流准确判断发生漏电触电的类别,并对人畜触电采取接地阻抗变化量原理的触电保护动作,从而提高了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漏电保护的方法,包括:
步骤S1:从主电路中获取剩余电流的瞬时参数;
步骤S2:根据所述瞬时参数计算所述剩余电流的相角,判断所述相角与前一周期相比是否发生跳变;
步骤S3:若判定发生跳变,则判断所述相角位于容性相角范围或位于阻性相角范围,若判定所述相角位于所述容性相角范围,则返回步骤S1重新获取剩余电流的瞬时参数,若判定所述相角位于所述阻性相角范围,则执行步骤S4,其中所述阻性相角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容性相角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普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普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保护器
- 下一篇:摩托车生产供电柜监控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