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885.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美;路统宪;多彦玲;王学强;李金保;周剑飞;邓海雄;程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0 | 分类号: | B21B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机工 在线 自动 方法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方法,包括:提升上支撑辊至上极限位;平衡投入所述上支撑辊与上工作辊;移动所述上工作辊至提升位;驱动下工作辊与下支撑辊按固定速度转动;执行所述上工作辊以及所述下工作辊窜动操作;控制所述下工作辊与所述下支撑辊停止转动;移动所述上工作辊以及所述下工作辊至生产准备位。本发明提供的窜辊方法提升了窜辊效率并降低了对平整机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板形效果、交货形态、力学性能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热轧轧制工艺最后一道工序的平整工艺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热轧平整机组在正常平整作业生产过程中,随工作辊辊期的延长,工作辊边部较中部的磨损严重,易在带钢边部呈现“W”形不均匀磨损,致使工作辊边部出现凹槽,造成带钢板形控制的不稳定性。同时,在平整机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出现接触应力尖峰,导致工作辊在磨损凹槽边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致使工作辊表面出现疲劳性橘皮状网纹缺陷,转印到带钢表面后形成橘皮状辊印缺陷。因此需要采用窜辊方式均匀辊耗,提高板形调控能力及降低橘皮状辊印发生频率,以提高工作辊换辊周期,从而增强平整机组综合生产能力。
但是,按照现有的离线工作辊窜辊模式,为防止出现窜辊辊面划伤缺陷,在工作辊窜辊开始前,下支撑辊需下降至下轧制线极限位,从而保证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当窜辊结束后,下支撑辊再恢复至轧制线零位,整个窜辊过程用时达到8min之多,严重影响平整机组正常生产节奏,且因频繁调整平整机下支撑辊轧制线,易导致轧机零位丢失,影响平整过程稳定性,致使平整机工作辊窜辊功能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整机采用离线窜辊方式,导致窜辊操作耗时费力且轧制零位不稳定,严重影响平整机控制可靠性和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方法,包括:
提升上支撑辊至上极限位;
平衡投入所述上支撑辊与上工作辊;
移动所述上工作辊至提升位;
驱动下工作辊与下支撑辊按固定速度转动;
执行所述上工作辊以及所述下工作辊窜动操作;
控制所述下工作辊与所述下支撑辊停止转动;
移动所述上工作辊以及所述下工作辊至生产准备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速度的取值范围:50~100m/min。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辊窜辊速度的取值范围:30~60mm/s。
一种平整机工作辊在线自动窜辊控制装置,包括:
上工作辊窜辊控制模块,控制上支撑辊提升至上极限位,将上支撑辊与上工作辊平衡投入并将所述上工作辊移动至提升位后执行窜辊;
下工作辊窜辊控制模块,控制下工作辊与下支撑辊按固定速度转动并执行下工作辊窜动;
复位模块,控制所述下工作辊与所述下支撑辊停止转动,驱动所述上工作辊以及所述下工作辊恢复至生产准备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