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牵引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628.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旻;郭兴刚;刘福晨;刘辉;董伟;邵雪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穿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牵引穿刺装置,包括牵引针、经皮牵引导管、延伸杆和弹片,牵引针为针头状,头部设有钩线槽,尾部设有牵引针手柄;经皮牵引导管为两端开放、套住牵引针的圆筒形,经皮牵引导管的尾部设有用于握持和旋转调整方向的套管手柄,中部一侧设有穿过回收线的牵引绳放置槽,中部另一侧设有卡住延伸杆的槽,顶部设有固定弹片的弹片安置槽,弹片安置槽的侧边设有用于固定延伸杆的固定孔;延伸杆一端设有延伸管活动孔,另一端分别设有牵引绳固定孔和缝线牵引口,回收线的一端固定在牵引绳固定孔上,延伸杆绕延伸管活动孔转动,卡合在经皮牵引导管的外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完成微创的经皮穿刺,可轻松的调控牵拉力量和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术过程中经皮穿刺入体腔并对体腔内医用缝线进行引导和牵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过程,特别是腔镜手术过程中,常需要将体腔内脏器或组织进行特定方向的牵引以达到扩大手术视野,辅助手术操作的目的。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做法是使用拉钩、钳夹、徒手进行相应的牵引,更新的方法可以在特定的组织脏器上固定医用缝线以进行牵拉。如在肝脏切除手术过程中,将医用缝线缝穿过待切肝组织附近特定的位置,并将缝线向特定的方向进行牵拉,达到协助完成手术的目的。在腔镜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设备的限制,操作器械只能经过仅有的几个操作孔进行操作,如果能够增加对待操作组织的牵拉,将会对手术有更多的辅助作用,但当前技术下,仍然只能通过操作孔进入的器械对组织进行牵拉与支撑。当前腔镜下的组织脏器牵引操作存在如下不足:1,需要使用器械进行操作,占用了操作器械,增加操作难度,可能需要额外增加操作孔数量;2如用缝线缝穿组织进行牵拉,只能以经皮或经操作孔一个方向进行牵拉,需要改变牵拉方向时需要重新穿刺,增加操作步骤及损伤;3对组织牵拉效果不佳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针对现有的在组织上进行缝穿后进行牵拉的技术,需要一种可以通过经皮进行穿刺入体腔后对体腔内医用缝线进行引导和牵引,从而达到辅助手术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过程中经皮穿刺入体腔并对体腔内医用缝线进行引导和牵引的装置。
经皮牵引穿刺装置,包括:
牵引针,所述牵引针为针头状,头部设有钩线槽,尾部设有牵引针手柄;
经皮牵引导管,所述经皮牵引导管为两端开放、用于套住牵引针的圆筒形,所述经皮牵引导管的尾部设有用于握持和旋转调整方向的套管手柄,中部一侧设有穿过回收线的牵引绳放置槽,中部另一侧设有卡住延伸杆的槽,顶部设有固定弹片的弹片安置槽,所述弹片安置槽的侧边设有用于固定延伸杆的固定孔;
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一端设有延伸管活动孔,另一端分别设有牵引绳固定孔和缝线牵引口,所述回收线的一端固定在牵引绳固定孔上,所述延伸杆绕延伸管活动孔转动,卡合在经皮牵引导管的外壁;
弹片,所述弹片一侧设有向下的固定槽,另一侧设有向上翘起的弹性拨片。
所述牵引针手柄为圆环状。
所述经皮牵引导管的内部设有弹性的封压环。
所述套管手柄为椭圆环状。
所述牵引绳放置槽为直线式。
所述弹片安置槽和固定孔通过螺母固定在经皮牵引导管上。
所述牵引绳固定孔和缝线牵引口贴近放置,所述缝线牵引口为半开口式。
所述固定槽为倒U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临界萃取罐的压力进料和排料装置
- 下一篇:亚临界萃取脱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