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形式建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597.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关永;李艳春;王瑞;施智平;张倩颖;谈金东;邵振洲;张杰;王国辉;刘永梅;吴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分布式 控制系统 形式 建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形式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根据各微体系结构模型xMAS元件的同步等式,对各xMAS元件在逻辑编程语言ACL2中形式化,得到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应的xMAS元模型;其中,所述各xMAS元件包括Arbiter及以下至少一项:Fork、Join、Switch、Merge、Queue、Sink、Source、和Function;所述Arbiter为表达优先级的元件;
在ACL2中对所述xMAS元模型中的组合逻辑元件和时序逻辑元件进行预设属性的验证;
根据所述xMAS元模型,建立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应的xMAS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xMAS网络,对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自动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所述通过所述xMAS网络,对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自动验证的步骤包括:验证以下条件是否均成立:
当所述xMAS网络中每个接收端都有存储空间时,所述xMAS网络输出数据;
所述CAN总线从每个发送端仲裁出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包输入所述CAN总线上;
当所述CAN总线上有数据发送时,所述数据将发送到接收端;
发送端发出的数据包有接收端接收;
当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包是发送给自己时,接收该数据包;当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包不是发送给自己时,遗弃该数据包;
当接收端收到的数据是正确的命令时,执行并且反馈正常信息;当接收端收到的数据是错误的命令时,直接反馈错误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xMAS网络,对所述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自动验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MAS网络进行正确性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MAS网络包括:xMAS元件、xMAS信道、xMAS时序网络;所述对所述xMAS网络进行正确性验证的步骤包括:验证以下条件是否均成立:
所述xMAS元件、所述xMAS信道、所述xMAS时序网络中的每一项都不重复;
所有的xMAS元件的输入输出端口数量的总和为所述xMAS信道中所有信道数量总和的两倍;
针对每条xMAS信道,该xMAS信道为与该信道相连的终端xMAS元件的输入信道,且为与该信道相连的起始端xMAS元件的输出信道;
针对每个xMAS元件,该xMAS元件为该元件输入信道的终端元件,且为该元件输出信道的起始端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xMAS网络进行正确性验证的步骤包括:
通过预设的验证函数,对所述xMAS网络进行正确性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xMAS模型库,其中,所述xMAS模型库包括所述xMAS元模型和所述xMAS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5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