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马流产沙门氏菌菌株SMXJ-97及其在马流产沙门氏菌疫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120.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杨康;苏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112;A61P31/04;C12R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马 流产 沙门氏菌 菌株 smxj 97 及其 疫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马流产沙门氏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分离自新疆伊犁地区的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equi)SMXJ-97菌株CGMCC No.9047,以及该菌株在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中制备灭活疫苗的的方法和可能的应用。
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马产业已经转变为以赛马、表演展览、骑乘娱乐等形式的庞大产业,这为中国马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产业的快速发展,马的饲养日趋规模化和集约化,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危害表现得日趋明显。
马流产沙门氏菌病,又称马副伤寒,是由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equi)引起的一种以孕马流产为主要特征的马属动物传染病。该病极易感染初产母马和幼驹,多数怀孕母马在流产发生前,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发生流产。母马可因改变而长期或终生不妊而淘汰。因马副伤寒流产的胎儿,绝大多数都为死胎,虽然有极少数存活的胎儿,多数在几日内就会死亡,个别幸存者,也会发生关节炎、肺炎、下痢疾等死亡率很高的幼驹副伤寒病。该病感染公马时,会使公马发生睾丸炎,髯甲脓肿。
本病大多表现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若是本病初次传入某地区,则该地区的马匹各个胎次都可能感染并发病。当存在易感性的育成马群时,发病率可达80%~90%以上,且死亡率也较高。母马由本病引起的流产率一般10%~60%,部分地区传入本病,流产率可高达90%以上。本病常在地区的幼驹有70%左右发生副伤寒病。马群中的慢性病和隐形带菌马,很难净化,随着易感马数量的增加,还可能引起下一次爆发。
该病已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仍然困扰着养马业的发展。当前对该病的防治多数情况下以抗生素治疗和控制环境卫生为主,但抗生素治疗常疗效不佳。应用马流产沙门氏菌的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本病的发生。国内在70年代开始用弱毒菌苗进行免疫,农业部兽药监察所在1972年培育的弱毒菌苗可对免疫马提供100%的保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78年制备的弱毒菌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可达83.3%,对马匹应用可使本病的年发病率有17.1%~69.3%下降到0.66%~3.2%。近年来国内在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商品化的疫苗方面研究和产品极少,远远不能适应马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不同地区流行的菌株不尽相同,不同流行株之间相互免疫能力也会有一定差异,仅用一种疫苗株很难达到有效控制不同地区该病的发生。随着当前马产业的快速发展,马的饲养日趋规模化和集约化,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各地在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防治方面迫切需要安全高效的疫苗。为适应马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净化本病和控制该菌的发生和流行,需要采取马流产沙门氏菌病发病马匹的病料,分离当地的马流产沙门氏菌菌流行株,进行生化和分子鉴定等研究,该菌株可用于制备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灭活菌苗或减毒活菌苗,实现对当地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有效防治。
发明目的
针对目前马业发展中和马病防控中急需解决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防治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针对性强的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疫苗菌株,该菌株可以被利用来制备马流产沙门氏菌灭活苗。该菌苗成本低,安全,可用于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预防。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