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钎焊钢活塞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628.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奎;俎训龙;高青;孟现长;李占军;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B23P15/10;B23K1/008;B23K1/20;B23K10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66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钎焊 活塞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钎焊钢活塞及制造方法,包括活塞头和活塞裙,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之间设有环形内冷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通过主焊接面、副焊接面焊接在一起组成活塞本体,所述主焊接面和副焊接面上均设有钎料填充区,所述主焊接面上的钎料填充区的体积为主焊接面焊缝的体积的1‑1.5倍,所述副焊接面上的钎料填充区的体积为副焊接面焊缝的体积的1‑1.5倍;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通过定位装置定位连接。本发明采用活塞头部和裙部多种定位连接方式,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并能够实现异性内冷油道钢活塞的焊接,能够解决传统摩擦焊钢活塞的缺点,采用本发明方法焊接的活塞,内冷油道内壁光滑、无飞边毛刺,上下位置精确,活塞头部冷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钢活塞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内燃机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载重汽车、工程机械都在向大功率、高负荷方向发展,强化程度不断提高,普通铝合金活塞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动机发展的需求,钢活塞由于强度高、耐高温、韧性好、导热性好和抗疲劳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活塞发展的重要方向。钢活塞的发展由来已久,并不是新生事物,目前,主要采用的有整体锻钢、摩擦焊接钢活塞等结构类型,整体锻钢活塞不易形成内冷油道,对活塞头部冷却效果差且加工成本高;摩擦焊钢活塞虽可以形成内冷油道,但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内冷油道内存有很大的焊接飞边影响活塞头部冷却效果,且不能制造结构复杂的内冷油道,同时不适合于小直径的钢活塞。真空炉钎焊工艺可以采用精确的定位方式,制作结构复杂的内冷油道钢活塞,最大限度的提高活塞头部的冷却效果,更好的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同时该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
现有摩擦焊钢活塞结构如图1所示,活塞头和活塞裙之间在一定的摩擦压力下高速逆向摩擦旋转产生摩擦热量;摩擦一定的时间后快速停止旋转,在一定的压力下活塞头和活塞裙焊接在一起。现有钢活塞制造技术存在一些缺点:活塞内冷油道内留有约4mm高的焊接飞边,影响内冷油道冷却效果;活塞头和活塞裙采用旋转摩擦焊接,焊接高度不宜控制,活塞内冷油道上下位置控制能力较差;因采用旋转摩擦焊接,径向方向不能定位,不能制造异性内冷油道活塞。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钎焊钢活塞及制造方法,采用活塞头部和裙部多种定位连接方式,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并能够实现异性内冷油道钢活塞的焊接,能够解决传统摩擦焊钢活塞的缺点,采用本发明方法焊接出来的活塞,内冷油道内壁光滑、无飞边毛刺,上下位置精确,活塞头部冷却效果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钎焊钢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裙,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之间设有环形内冷油腔,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通过主焊接面、副焊接面钎焊连接在一起组成活塞本体,所述主焊接面和副焊接面上均设有钎料填充区,所述主焊接面上的钎料填充区的体积为主焊接面焊缝的体积的1-1.5倍,所述副焊接面上的钎料填充区的体积为副焊接面焊缝的体积的1-1.5倍;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通过定位装置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副焊接面上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活塞头下部两侧开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活塞本体两侧的工装夹具。
进一步的,所述主焊接面与副焊接面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平行,主焊接面低于副焊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焊接面与副焊接面相互垂直。
一种钎焊钢活塞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分别锻造出活塞头、活塞裙及定位装置毛坯;
(2)分别对活塞头及活塞裙毛坯进行粗加工,加工出内冷油腔、主焊接面、副焊接面及钎料填充区;
(3)分别对活塞头、活塞裙及定位装置毛坯进行去油污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未经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