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921.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强;曾松清;梁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承铭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邹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素 制作方法 制作 设备 | ||
一种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设备,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杀菌,对器皿进行杀菌处理;步骤二,破碎发酵,首先将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原材料、发酵菌种及辅料放入器皿中进行混合搅拌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将器皿中的混合液进行封闭恒温发酵;步骤三,搅拌发酵,将混合液进行定时搅拌并恒温发酵;步骤四,静置发酵,将经过搅拌发酵的混合液进行翻料后静置发酵,控制器皿中的最高气压。无渣酵素的制作设备,包括:用于原材料进行破碎并进行发酵的破碎发酵桶;至少一个用于对经过破碎发酵桶中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发酵的搅拌发酵桶,所述搅拌发酵桶的入口与破碎发酵桶的出口相连通。本发明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酵素在环保、保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广,酵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行业内的酵素制作,多是采用粗切,恒温,加菌等传统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制作时间长、发酵不充分;2)滤渣多,造成原料浪费,增加后续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周期短、成本低的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无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杀菌,对器皿进行杀菌处理;
步骤二,破碎发酵,首先将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原材料、发酵菌种及辅料放入器皿中进行混合搅拌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将器皿中的混合液进行封闭恒温发酵;
步骤三,搅拌发酵,将混合液进行定时搅拌并恒温发酵;
步骤四,静置发酵,将经过搅拌发酵的混合液进行翻料后静置发酵,控制器皿中的最高气压。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采用将器皿的温度加热至65℃~80℃,并保持25min~45min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破碎后的原材料的粒径小于0.5mm。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所述搅拌发酵至少包括第一次搅拌发酵和第二次搅拌发酵,所述第一次搅拌发酵和第二次搅拌发酵分别在不同的器皿中进行。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所述静置发酵至少包括第一次静置发酵和第二次静置发酵,所述第一次静置发酵和第二次静置发酵分别在不同的器皿中进行。
进一步,一种无渣酵素的制作设备,其结构特征是包括:
用于原材料进行破碎并进行发酵的破碎发酵桶;
至少一个用于对经过破碎发酵桶中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发酵的搅拌发酵桶,所述搅拌发酵桶的入口与破碎发酵桶的出口相连通;
至少一个用于对经过搅拌发酵桶中的混合液进行静置发酵的静置发酵桶,所述静置发酵桶的入口与搅拌发酵桶的出口相连通;
其中,
所述破碎发酵桶包括第一桶主体,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桶主体的下部,第一桶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可启闭的进料口,第一桶主体内且位于第一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破碎工作腔,该破碎工作腔的侧壁及底板均为筛网制成,所述破碎工作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刀具,该刀具与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破碎电机相接并受其驱动,所述第一盖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压力开关。
进一步,所述搅拌发酵桶为两个,每个搅拌发酵桶均包括第二桶主体,该第二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第二桶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带有搅拌叶的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相接,带有搅拌叶的搅拌杆延伸到第二桶主体体内;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承铭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承铭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多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层龙酵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