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台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1845.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红英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33/00;F21V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头 底座 多功能台灯 钢丝灭蚊器 灯管 支撑管 闹钟 蓝色灯管 提神醒脑 椭圆形状 计算器 蓝色光 凹陷 笔筒 光管 获知 内凹 吸附 蚊虫 学习 学生 | ||
本发明公布的一种多功能台灯,包括底座和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管,支撑管的另一端装有灯头,灯头为内凹的椭圆形状,灯头的凹陷部分内装有蓝色的灯管,灯管外通过钢丝灭蚊器。本发明所用蓝色灯管发出的蓝色光用于提神醒脑,钢丝灭蚊器用于吸附将飞到光管的蚊虫。而底座上的闹钟不仅是方便使用者随时的获知当前的时间,还可以设置所需时间的闹醒,用于提醒使用者。笔筒和计算器方便使用者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尤其是方便学生的使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灯,属于学习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台灯基本作用是为了照明,便于人们在夜晚的时候进行简单的作业。但是在台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蚊、蛾等昆虫具有趋光性,会聚集到灯管上,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不仅会影响到光照的效果。而且蚊虫的叮咬更是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或学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台灯,该台灯通过在灯管外装置钢丝驱蚊器,起到了驱除蚊虫等昆虫的作用,该多功能台灯还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提高使用者的作业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台灯,包括底座和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管,支撑管的另一端装有灯头,灯头为内凹的椭圆形状,灯头的凹陷部分内装有蓝色的灯管,灯管外通过钢丝灭蚊器,钢丝灭蚊器连接在灯头的凹陷口处。
所述蓝色的灯管为装有蓝色荧光的灯管或灯管为蓝色的灯管。
所述底座上装有闹钟、笔筒和计算器。
本发明所用蓝色灯管发出的蓝色光用于提神醒脑,当人们在夜晚持续使用台灯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困乏,而蓝色光有助于使人们保持清醒,缓解眼睛的疲劳,提高注意力。而底座上的闹钟不仅是方便使用者随时的获知当前的时间,还可以设置所需时间的闹醒,用于提醒使用者。笔筒和计算器方便使用者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尤其是方便学生的使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发明所用的支撑管为弹性可完全的材料制成,不仅用于将底座的电线从支撑管中接入到灯头中,用于给灯头中的灯管供电,而且,支撑管具有弹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灯头到桌面的距离。
本发明的供电系统采用可充电的蓄电池,当使用台灯的时候,可以随时充电,以便断电或台灯处于无电环境中的时候,可以通过充满电的电池提供电能,确保电灯的持续使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避免蚊虫叮咬的麻烦,而且还能提神醒脑,让使用者保持清醒的状态,提高工作或学习的效率,特别适合学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灯管,2. 灯头,3. 支撑管,4. 闹钟,5. 底座,6. 笔筒,7. 计算器,8.钢丝灭蚊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多功能台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 5 和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管3,支撑管 3 的另一端装有灯头 2,灯头 2 为内凹的椭圆形状,灯头的凹陷部分内装有蓝色的灯管 1,灯管外通过钢丝灭蚊器 8,钢丝灭蚊器连接在灯头的凹陷口处,如图2所示。灯管 2 为装有蓝色荧光的灯管或灯管为蓝色的灯管。底座 5 上装有闹钟 4、笔筒 6 和计算器7。
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照明用的白炽灯管和用于提神的蓝色灯管,且白炽灯和蓝色灯管均装有各自的开关,工作或学习的时候需要足够的光源,可以只打开白炽灯,而如果在因长时间用眼后感觉疲劳,即可打开蓝色灯管,其蓝色灯管发出的蓝色光用于提神醒脑,蓝色光有助于使人们保持清醒,缓解眼睛的疲劳,提高注意力。钢丝灭蚊器用于灭除飞到灯管上的蚊虫,避免蚊虫的飞绕或叮咬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或效率。底座上的闹钟不仅是方便使用者随时的获知当前的时间,还可以设置所需时间的闹醒,用于提醒使用者。笔筒和计算器方便使用者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尤其是方便学生的使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红英,未经宋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