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双缸外转子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2675.X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亭;贾春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F02G1/055;F02G1/053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外转 发动机 | ||
1.一种冷热双缸外转子发动机,包括固定于发动机基座(7)上并用于作为外转子发动机的内支架的固定偏心轴(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偏心轴(1)上通过轴承支承套设有用于通过热胀效应驱使而转动做功的热缸外转子机构(2)以及用于通过冷缩效应驱使而转动做功的冷缸外转子机构(3),
所述固定偏心轴(1)上所述热缸外转子机构(2)所处部位的偏心截面圆与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所处部位的偏心截面圆之间存在偏心角度差;
所述热缸外转子机构(2)与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热缸外转子机构(2)的型腔与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的型腔隔离以防止传导热量短路的中隔板(4),
所述中隔板(4)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热缸外转子机构(2)型腔内的热气流向冷缸外转子机构(3)型腔的热气通道(5)以及用于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型腔内的冷气流向热缸外转子机构(2)型腔的冷气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缸外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缸外转子机构(2)包括热缸五角内转子(201)以及热缸外机匣转子(202),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转动带动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型腔内的所述热缸五角内转子(201)在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型腔内作展成运动;
所述热缸五角内转子(201)与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有转速差,
所述热缸五角内转子(201)与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随所述热缸五角内转子(201)与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的相对转动容腔容积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热缸月牙形气室(203),
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外设有用于对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外周提供流动热气并与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内的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进行热交换以提高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内的热量的换热通道(204),
所述中隔板(4)上设有用于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容积变大过程中将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型腔内排出的冷气吸入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内遇热进行膨胀做功的热缸进气口(205),所述热缸进气口(205)连通所述冷气通道(6);
所述中隔板(4)上设有用于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容积变小过程中将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内升温后的热气排向所述冷缸外转子机构(3)型腔内的热缸排气口(206),所述热缸排气口(206)连通所述热气通道(5);
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所述热缸进气口(205)、所述热缸排气口(206)三者一一对应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双缸外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通道(204)采用固接于所述发动机基座(7)上用于收集热气气流并防止所述热缸外机匣转子(202)遇冷的热气涡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双缸外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通道(204)的输出端连有用于将热气气流引向所述换热通道(204)内与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进行热交换以提高所述热缸月牙形气室(203)内的热量并将换热后的气体引出所述换热通道(204)的引气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26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热式发动机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制燃气船舶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