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02756.X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589363B 公开(公告)日: 2019-03-26
发明(设计)人: 晋传贵;夏爱林;吴胜华;刘先国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8G73/02 分类号: C08G73/02;C08K3/22;C09D5/32;C09D133/00
代理公司: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代理人: 杜袁成
地址: 243002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锶铁氧体 复合材料 聚苯胺 制备 损耗材料 轻质 应用 应用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 机械混合法 原位聚合法 吸波材料 吸波涂料 有机复合 不均匀 磁损耗 高介电 吸收剂 苯胺 高磁 介电 宽频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以苯胺和W型锶铁氧体作为原材料,经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克服机械混合法所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缺点,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介电和磁损耗(聚苯胺是高介电损耗材料,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是高磁损耗材料)的有机复合。此外,聚苯胺又是高分子材料,可以实现材料轻质的目的。用此复合材料作为吸波涂料的吸收剂,具有宽频、轻质、高效的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频、轻质、高效吸波材料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隐身技术防御系统的搜索和跟踪锁定目标的能力大大提高,这对于传统的军事设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军事设备的生存及战斗能力,隐身材料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普遍关注。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也走入了千家万户,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在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电磁辐射和干扰,长期处于此环境下对人体的健康伤害极大。在民用设施上应用隐身材料,利用隐身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功能,可以大大降低环境电磁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对于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隐身材料又被称为吸波材料,在雷达、航天、微波通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吸波材料的功能是能够吸收衰减投射到材料上的电磁波,并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热能而散耗掉,从而降低电磁波的反射,达到隐身的效果。吸波材料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型和涂覆型两种。结构型吸波材料通常是将吸收剂分散在由特种纤维增强的结构材料中形成结构复合材料,它兼具承载和吸收电磁波的双重功能;而涂覆型的吸波材料是将吸收剂与胶黏剂混合后涂覆于目标表面形成吸波涂层。相比较而言,涂覆型的吸波材料施工方便灵活、材料性能容易调节、吸收性能好,而且制作成本低廉,特别适合外形比较复杂的物体,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对于涂覆型吸收材料的优劣,起决定作用是吸收剂,因此,吸收剂成为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目前传统吸收剂材料已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但传统的吸收材料存在密度较大、损耗机理单一、吸收频带较窄的缺点,很难满足现代雷达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全面要求。吸收剂对电磁波的损耗机理主要有介电和磁损耗两种方式,单一的吸收剂往往只具有一种损耗性能,采用电磁复合,可以实现两种损耗相互补充、增强及阻抗匹配,有望获得性能优良的吸收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以期该材料能作为一种宽频、轻质、高效吸波材料的吸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10.18g~61.02g W型锶铁氧体粉末、0.4g硅烷偶联剂,分别量取100ml浓度为1mol/L盐酸及6.65ml苯胺液体放入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后,再搅拌20~30分钟。

2)称取8.3g(NH4)2S2O8置于锥形瓶中,在冰水浴中溶于36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中,调节漏斗的流速,使得(NH4)2S2O8的盐酸溶液在30~40分钟内滴完,滴完后,在冰水浴中再继续反应4~10小时。

3)反应完毕后将产物倒入布氏漏斗中真空抽滤,依次用盐酸溶液及酒精溶液冲洗至滤液澄清,过滤后取出滤饼放入真空干燥箱,在60℃下干燥20~24小时,然后将干燥好的复合粉体研磨成粉末过筛得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

上述W型锶铁氧体粉末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2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