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香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3940.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早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9/00;A61K35/50;A61K35/6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气滞血瘀 降香 紫河车 内服中药制剂 沉香 乌药 红参 理气活血 原料药材 中药原料 祛瘀通络 地鳖虫 鸡内金 重量份 内服 白芍 姜黄 药性 苏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紫河车20克、红参20克、地鳖虫24克、三七12克、生鸡内金18克、姜黄18克、降香5克、乌药10克、白芍12克、苏木15克、沉香8克。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内服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具有确切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香制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内服中药制剂,具有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
背景技术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上述疾病中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辩证论治。胁痛的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治疗当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内服中药制剂,具有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选择的药材及重量份分别是:紫河车20克、红参20克、地鳖虫24克、三七12克、生鸡内金18克、姜黄18克、降香5克、乌药10克、白芍12克、苏木15克、沉香8克。
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原料中: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功用:补气,养血,益精。主治:虚损、羸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
红参:俱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地鳖虫:其性寒、味咸,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
三七:[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胃经。功能:止血;散血;定痛。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生鸡内金:入药部位:动物的干燥沙囊内壁。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主治: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姜黄:【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含姜黄素(Curcumin)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姜黄酮(Turmerone)、姜油烯(Zing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1,8-桉叶素(1,8-Cineole)、香桧烯(Sabinene)、龙脑(Borneol)、去氢姜黄酮.尚含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脂肪油、淀粉、草酸盐等。
降香:【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早霞,未经董早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3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胁痛制剂
- 下一篇:一种活血化瘀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