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草莓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病害防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05925.5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71840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罗自生;徐艳群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G7/06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13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草莓 果实 物质 含量 病害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草莓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果实色泽艳丽,风味芳香,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营养成分,备受大众消费者的亲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除了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等主要的膳食成分,草莓中的次生植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花色苷,黄酮醇,鞣花酸等抗氧化多酚类物质,被许多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益处。众多研究表明,增加这类活性酚类物质的摄入对预防炎症,氧化应激,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的癌症,2型糖尿病,肥胖及神经退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经不止满足于果实香甜的口感,而越来越注重其中活性营养成分的含量,对水果中天然活性营养物质需求增加,这就要求生产者能够提供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果实。

目前,国内外较多通过采后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保鲜方法来保持或提高草莓中的活性营养成分,这些方法大多只在提高草莓贮藏时间方面效果显著,只有小部分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且有些措施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紫外光C(Ulraviolet-C,UV-C)辐照,已经成熟的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和一些工业领域的杀菌消毒,具有快速,无污染,无残留,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国内外也较多地将UV-C辐照应用到果蔬采后贮藏防腐保鲜当中。UV-C辐照被公认为是一种绿色环境友好型的采后处理方法,且可以促进被处理果实中次生植物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提高被处理果实的营养价值。

但是,草莓相比于其他水果,果实组织硬度低,肉软多汁,无外皮保护,极易在采后的处理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和灰葡萄孢霉的侵染,从而增加果实采后损失。中国专利文献CN 104351315 A公开了一种草莓果实短波紫外线辐照复合冷风预冷保鲜方法,该方法采用采后UV-C辐照处理,虽抑制了果实的采后腐烂,保持了果实中的抗坏血酸含量,但对于草莓的植物活性物质,花色苷,黄酮醇及酚酸等没有相关的阐述和研究;且这种采后处理若大样品应用势必会带来草莓的采后机械损伤,对于最终果实品质的保持程度值得商榷。

近年来随着观光采摘园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草莓的需求量增加,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草莓的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影响了草莓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主要的草莓防治措施除了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检疫,加强草莓的种植管理,合理施肥、灌溉,土壤消毒,清除病株,实行轮作等农业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主要包括粉锈灵、百菌清、速克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扑海因等农药。农业防治工序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且防治效果有限,需要辅助其他措施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化学药剂通常是在病症出现后进行施用,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放缓甚至暂时消除某种病害,但同时会带来果实的农药残留的风险,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污染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草莓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病害防治方法,在草莓植株生长期间进行UV-C辐照,提高所产果实中酚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并有效减少植株病害发生,同时也解决了现有的采后处理技术对草莓易造成机械损伤从而影响果实品质的问题。

一种提高草莓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病害防治方法,包括:从开花期开始,每隔2~4天对草莓植株进行一次UV-C辐照处理,并持续至结果期结束;

所述UV-C辐照处理的条件为:辐照剂量为小于0.75kJ/m2,辐照时间小于70s;

每次UV-C辐照处理结束后,草莓植株需避光≥8h。

本发明利用低剂量的UV-C辐照能够刺激植物体本身的应激反应,产生“毒兴奋作用”,促进酚类物质等代谢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等酶体系的活性,调节与抗病性相关的水杨酸(SA)、茉莉酸(JA)等植物激素的含量,从而综合诱导提升植物的抗病性,且不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本发明在草莓植株进行UV-C辐照处理后,需避光处理。因为如果直接暴露在可见光中会由于细胞自身的DNA光修复作用而使得UV-C辐照效果降低甚至消失。8小时以上的避光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允许UV-C辐照诱导的病程相关植物生理代谢活动发生,从而综合提高植物抗病性,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5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