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6102.4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晖;安建欣;陈坚;农学勤;刘学;莫海涛;雷丽娟;熊汉林;曾永福;郭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桂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G02B7/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马兰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垫圈 结构 光学 天线 | ||
1.一种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包括天线外壳(8)、外壁为收发镜筒(9)的收发光路、方位电机(6)和俯仰电机(7),收发镜筒(9)、方位电机(6)和俯仰电机(7)均安装于天线外壳(8)内;其特征在于:
柔性垫圈(3)套装固定于收发镜筒(9)前端,前面板(2)和后面板(4)均有与收发镜筒(9)配合的中心孔、套装于收发镜筒(9),前面板(2)和后面板(4)与天线外壳(8)配合,且固定于天线外壳(8)前端,柔性垫圈(3)嵌于后面板(4)的中心孔内,固定于相互扣合的前面板(2)和后面板(4)之间,方位电机(6)和俯仰电机(7)直接联接和驱动收发镜筒(9)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垫圈(3)为环形,外径与前面板(2)和后面板(4)的中心孔孔径相配合,环壁厚为1~6mm,环内有3~8个径向凸齿(31),径向凸齿(31)顶端形成内圈,内圈直径与收发镜筒(9)外径配合,径向凸齿(31)高度为6~12mm,柔性垫圈(3)的轴向厚度为3~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垫圈(3)为铜垫圈、铝垫圈、银垫圈、钢垫圈、橡胶垫圈或者硅胶垫圈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4)的中心孔为台阶孔,中心孔前孔直径与柔性垫圈(3)外径相等,前孔的深度等于柔性垫圈(3)轴向宽度;中心孔的后孔直径小于柔性垫圈(3)外径、大于收发镜筒(9)前端外径;前面板(2)的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柔性垫圈(3)外径、大于收发镜筒(9)前端外径;前面板(2)和后面板(4)上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还有与天线外壳(8)连接的固定孔;柔性垫圈(3)嵌在后面板(4)中心孔的前孔内,止于后孔的台阶,柔性垫圈(3)的前端面与后面板(4)的前端面平齐;前面板(2)与后面板(4)扣合,螺钉经前面板(2)和后面板(4)的连接孔连接前面板(2)和后面板(4),并将前面板(2)、后面板(4)与天线外壳(8)连接,前面板(2)压紧固定柔性垫圈(3);收发镜筒(9)穿过柔性垫圈(3)从前面板(2)中心孔内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收发镜筒(9)紧箍件之前的收发镜筒(9)前端外壁有两重台阶,第一重台阶的外径大于柔性垫圈(3)的径向凸齿(31)形成内圈的内径、小于后面板(4)后孔内径,第一重台阶的宽度等于防脱垫圈(5)的轴向厚度;第二重台阶外径等于柔性垫圈(3)径向凸齿(31)形成内圈的内径;
第一重台阶外壁有螺纹,防脱垫圈(5)旋在其上;柔性垫圈(3)径向凸齿(31)形成的内圈紧包收发镜筒(9)第二重台阶外壁,收发镜筒(9)
第二重台阶前端外壁有螺纹,外压圈(1)从收发镜筒(9)前端旋入,将柔性垫圈(3)压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垫圈(5)的外壁有台阶,后端外径大于后面板(4)后孔内径,前端外径小于后面板(4)后孔内径;后面板(4)中心孔套在防脱垫圈(5)前端上,后面板(4)的后端面与防脱垫圈(5)的外壁台阶之间有轴向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垫圈结构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垫圈(3)前方还有固定垫圈(10),固定垫圈(10)内径与柔性垫圈(3)的径向凸齿(31)形成的内圈内径相等,固定垫圈(10)外径小于前面板(2)中心孔内径,固定垫圈(10)后端有与柔性垫圈(3)的3~8个径向凸齿(31)间隙相配合的3~8个轴向凸齿(101),固定垫圈(10)套在收发镜筒(9)第二重台阶上,固定垫圈(10)的轴向凸齿(101)插在柔性垫圈(3)的径向凸齿(31)之间,外压圈(1)从收发镜筒(9)前端旋入,将固定垫圈(10)和柔性垫圈(3)压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桂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桂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61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