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袋泡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6195.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景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饮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银杏叶的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统保健食品新配方。
背景技术
痛经为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现代西医研究认为引起痛经的可能因素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理论。
(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4)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中医认为:“男人以肾为主,女人以血为主”。女性气血调和,内分泌就正常,来月经就不痛经,身体就健康。因此,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银杏叶和中药材白果是同源同宗的天然植物药材,故又名白果叶,银杏叶富含黄酮类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并且能够使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胆固醇维持平稳,促进微循环的功效。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气芳香,甘寒清热,透达可祛邪,能宣散风热,善清解血毒。
益母草,又名九重楼、云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如何充分应用现有的中药材成分配合制备得到适用于调节女性生理健康,减少广大妇女在经期的痛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西医研究痛经理论偏多,解决妇女痛经的手段缺失的不足,提供一种袋泡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袋泡茶能够有效的解决妇女在经期常见的下腹部疼痛、坠胀等不适,减少经期不适/疼痛感,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袋泡茶,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制成:银杏叶 30-50份,金银花30-50份,益母草30-50份,菊花10-20份,鱼腥草1-3份。
进一步,所述袋泡茶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制成:银杏叶 35-50份,金银花30-45份,益母草30-40份,菊花12-18份,鱼腥草1-2份。
进一步,所述袋泡茶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制成:银杏叶 35-45份,金银花30-40份,益母草35-40份,菊花12-16份,鱼腥草1-2份。
进一步,所述袋泡茶中还包括甘草。
进一步,所述甘草的用量份为1-5份,优选为1-3份。
为了实现袋泡茶的应用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的制备方法。
一种上述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银杏叶和鱼腥草,分别洗净,破碎成长度≤3-10mm的碎片,然后转移到热风烘箱中60-90℃烘干。
(2)将银杏叶、鱼腥草、金银花、益母草和菊花按比例称取后混合,包装成袋,既得袋泡茶。
进一步,所述袋泡茶中每袋净含量2-6克。
进一步,金银花、益母草和菊花的药材原料为市售的干燥的药材原料。
进一步,益母草在使用前打碎成3-10mm的碎片
进一步,步骤2取原料的时候还包括取甘草或甘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袋泡茶应用的原料成分包括了银杏叶、金银花和益母草三种主要的君药成分,三者协同配合之下,能够良好的改善妇女的经期痛经症状。
2. 本发明本发明的袋泡茶应用的原料多种不同的食药同源的成分,具有很好的食品安全特性,能够在正常的饮品使用过程中改善饮用者的身体健康状态。
3.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基于不同的原料药材的特性,设计了最优的制备方案,能够很好的保持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和药效成分转移到袋泡茶饮料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未特别说明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袋泡茶,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制成:银杏叶50份,金银花30份,益母草30份,菊花10份,鱼腥草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景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景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6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机房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参姜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