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核小球藻荧光测雾霾生物毒性的藻液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06470.9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770113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发明(设计)人: 崔建升;赵德华;段莉丽;王立新;武彤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2 分类号: C12N1/12;C12R1/89;G01N21/64
代理公司: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代理人: 周大伟
地址: 050018 河北省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藻液 蛋白核小球藻 生物毒性 雾霾 对数期 制备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荧光 藻种 恒温光照培养箱 叶绿素荧光 液体培养基 无菌条件 应用蛋白 藻种接种 小球藻 锥形瓶 备用 接种 直观 细胞
【说明书】:

蛋白核小球藻荧光测雾霾生物毒性的藻液制备方法,属于蛋白核小球藻的技术领域,包括藻种的培养和藻液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蛋白核小球藻藻种,于无菌条件下将藻种接种至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接种完成,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期,备用;B、将培养至对数期得到的藻液经暗置后,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测定藻液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C、根据步骤B测定的藻液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选择细胞密度范围在(1‑1.2)×106ind/·ml‑1对数期蛋白核小球藻藻液,即可用于雾霾生物毒性测定。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蛋白核小球藻藻液于雾霾生物毒性的测定,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直观的反应雾霾的生物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核小球藻的技术领域,涉及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的制备,具体涉及测定雾霾生物毒性用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用于测定雾霾生物毒性灵敏度高、反映直观。

背景技术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重金属颗粒物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现有雾霾的检测手段主要是采样分析,可以用色谱法分析,但是操作复杂,只能分析出各类成分,然后根据成分评判毒性;或空气质量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PM2.5颗粒物的检测,用质量浓度来表示,不能直观反映其在生物体上的综合毒性表现。因此需要一种直观反映雾霾毒性的方案及其毒性的测定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直观的反应雾霾在生物体上的毒性表现,提供了一种测定雾霾生物毒性用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以全面了解雾霾的毒性效应,而且能更深入的了解污染物的毒理作用机制与途径,更能体现实际环境中雾霾暴露的现象和信息。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蛋白核小球藻荧光测雾霾生物毒性的藻液制备方法,包括藻种的培养和藻液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蛋白核小球藻的培养:选取蛋白核小球藻藻种,于无菌条件下将藻种接种至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接种完成,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期,备用;

B、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确定:将培养至对数期得到的藻液经暗置10-15min后,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测定藻液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绘制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所述动力学参数包括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非光化学淬灭(NPQ);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6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