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8028.X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8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屹松;李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屹松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电缆线 预应力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因此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己经离不开电,其中电线电缆作为电的传送载体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力和输电线路行业的电缆线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由单层或多层铝股线绞合在镀锌钢芯线外制成,钢芯主要起增加强度的作用,铝绞线主要起输电的作用,由于设有钢芯,这种电缆线强度大,适合于架空输电线路使用。由于钢芯硬度大,而铝绞线硬度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缠绕在钢芯外围的铝绞线与钢芯的缠绕不够紧密,严重影响了电缆线的生产质量,甚至影响电缆线的使用寿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895855.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电缆线生产用预应力处理装置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装置上没有驱动装置,不能明确表示出电缆线移动的动力;而且,驱动装置的位置会影响预应力的处理效果;另外,该装置不能根据电缆线的预应力的大小调节所有导线件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导线件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长方形,固定板的下边缘处设有第一滑槽,固定板的上边缘处设有第二滑槽,固定板的右部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左部的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栓,第四滑槽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导线件包括第一导线件、第二导线件和第三导线件,第一导线件、第二导线件和第三导线件均由螺母、螺纹杆、通孔、限位板和挡杆组成;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上,通孔内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右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部设有挡杆,螺纹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螺纹杆和限位板配合将挡杆固定在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内;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驱动装置由支撑板、支座、电机、联轴器、支柱、转轴、挡板、滚筒、操作杆和防滑套组成;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固定板上,支撑板设有支座,支座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有联轴器,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转轴安装在支柱的顶部,支柱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滚筒,滚筒的左右两边设有挡板,滚筒右部的挡板上设有操作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共有六个,等距离分布在固定板的下边缘处上,第一滑槽上设有第一导线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槽共有六个,等距离分布在固定板的上边缘处上,第二滑槽上设有第二导线件和第三导线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线件设置在第三导线件的左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杆固定在挡板的边缘处,操作杆上固定有防滑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上缠绕有电缆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线从右向左依次围绕在第三导线件、第一导线件和第二导线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能根据电缆线内的预应力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导线件、第二导线件和第三导线件的位置,进而便于电缆线内预应力的清除,提高了预应力清除的效率;驱动装置能上下移动,进而便于预应力的清除,进一步提高了清除效率;驱动装置中的滚轮能提高电力带动电缆线移动,便于电缆线的牵引;挡板上的操作杆能带动电缆线移动,使电缆线轻微变动位置,便于预应力的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动式电缆线预应力处理装置中导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滑槽,3-第一导线件,4-第二滑槽,5-第二导线件,6-电缆线,7-第三导线件,8-第三滑槽,9-第四滑槽,10-第一紧固螺栓,11-驱动装置,12-第二紧固螺栓,13-支撑板,14-支座,15-电机,16-联轴器,17-支柱,18-转轴,19-挡板,20-滚筒,21-操作杆,22-防滑套,23-螺母,24-螺纹杆,25-通孔,26-限位板,27-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屹松,未经李屹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8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