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8285.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林传年;马荣田;郭小雄;王志伟;付兵先;马超锋;柳墩利;张伟;安哲立;常凯;邹文浩;赵鹏;牛亚彬;李尧;张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61/06;C08K9/06;C08K3/04;C08K7/14;C08K5/00;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烽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高分子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 阻燃性能 盖板 步行板 氮磷 力学 纤维 复合材料制造 化合物形成 抗变形能力 表面接枝 耐久性能 聚合物 成型体 短纤维 功能化 接枝 优选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纤维和聚合物,其中,所述石墨烯为其表面接枝如式一所示的氮磷化合物的功能化石墨烯,
其中,m、n各自独立地为2~5的整数;A、B、C、A1、B1和C1各自独立地为H、-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O-CH3、-CO-CH2CH3或-CO-CH2CH2CH3;a、b和c各自独立地为H、-CH3、-CH2CH3、-CH2CH2CH3、-CH(CH3)2、-O-CH3或-O-CH2CH3;
所述功能化石墨烯表面还负载二茂铁和/或二茂铁衍生物纳米粒子;
所述纤维为如式一所示的氮磷化合物接枝在纤维基体表面形成的功能化纤维;
所述聚合物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酚醛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A、B和C相同,A1、B1和C1相同,且a和b为H或c为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如式一所示的氮磷化合物中,m和n均为3,A、B、C、A1、B1和C1均为-CH2CH3,a、b和c均为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长度为0.1-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含量为所述聚合物总重量的1-35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100重量份聚合物计,所述复合材料包含0.2-10重量份的功能化石墨烯和20-80重量份的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含0.8-6重量份的功能化石墨烯和40-60重量份的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00重量份聚合物中包括5-35重量份的酚醛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00重量份聚合物中包括15-30重量份的酚醛树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00重量份聚合物中包括20-25重量份的酚醛树脂。
13.一种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成型体,其通过利用如权利要求1-8和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模压成型制得。
14.一种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成型体,其通过利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模压成型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82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