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滑油全自动反冲洗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0769.1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60 | 分类号: | B01D29/60;B01D29/68;B01D29/11;B01D29/3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1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滑油 全自动 冲洗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滑油全自动反冲洗滤器,具体涉及船舶柴油机的滑油全自动反冲洗滤器。
背景技术
船舶滑油系统是保障船舶主机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动力系统,具有减磨、冷却、清洁、减噪、密封、传动、防腐等作用,滑油滤器作为系统的主要设备,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船舶主机的运行状态,也是船舶自动化水平重要体现。
目前,在船舶上应用的自动清洗式滤器主要包括油反冲式和空气反冲式两种形式。油反冲式自清洗滤器主要利用过滤后出口的油液进行反冲洗,在清洗过程中出口油压有所下降,从而会造成进机压力波动,且因冲洗压力较低,滑油又具有一定的粘性,冲洗效果往往不佳。现有的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主要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反向冲洗,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空气易渗入滑油系统,造成滑油工作压力不稳,滑油系统产生气穴腐蚀,自动控制程序不完善,冲洗不完全等技术不足。此外,在自清洗滤器运行过程中因系统设计导致部分滑油直接排入污油柜,滑油损耗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船用自清洗滤器在空气易渗入滑油系统,造成滑油工作压力不稳,滑油系统产生气穴腐蚀,自动控制程序不完善,冲洗不完全等技术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船用滑油全自动反冲洗滤器。
本发明所述的船用滑油全自动反冲洗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装置、用于处理滑油的过滤装置、用于控制过滤装置通道互通的清洗控制阀、用于测定传动转轴旋转角度的位置测定装置、用于与污油柜连通的排污装置以及用于带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清洗控制阀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所述清洗控制阀与所述过滤装置转动配合,并且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所述清洗控制阀分别与油泵、柴油机滑油系统管路连通;所述位置测定装置安装在所述清洗控制阀上,所述清洗控制阀通过排污装置与污油柜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端、位置测定装置的位置感应器、过滤装置以及排污装置的控制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多套沿安装座周向布置的过滤组件,所述安装座的内腔分为相互连通的上腔和下腔,上腔与下腔之间设有进出口压差变送器;上腔设有进油通道和用于与油泵连通的滑油进口,下腔设有出油通道、冲洗空气进口、用于与柴油机滑油系统连通的滑油出口以及用于与排污装置连通的排污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带排气口的滤筒和至少一个装在滤筒内腔的滤芯,所述滤筒插入所述安装座周向布置的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与安装座固接,并保持所述滤筒内腔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滤芯的内腔与出油通道连通;所述进出口压差变送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相应引脚电连;
所述清洗控制阀包括阀体安装座、用于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传动转轴和用于与过滤组件配合的配流轴,所述传动转轴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配流轴上端固接;所述配流轴同轴插入所述安装座的中心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阀体安装座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配流轴与任意一个所述过滤组件配合;所述配流轴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沿其外壁周向布置的环形槽,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其中任意一套过滤组件的安装座进油通道连通的同时,所述环形槽分别与同套过滤组件对应的安装座出油通道连通以及安装座的冲洗空气进口连通;所述配流轴的内腔通过其底部的配流轴排污通孔与所述安装座的排污口重合;
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采集器、用于选择清洗模式的数据比较器、用于控制清洗气连通的清洗气控制器、数据处理器、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报警器,所述信号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位置测定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过滤装置的进出口压差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所述信号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所述比较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排污装置的控制件、清洗气控制器电连;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0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造粒机及生物质燃料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上开门式高压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