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溢电热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1342.3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宜市汇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9 | 代理人: | 阮康平 |
地址: | 525300 广东省茂名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溢电热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热壶大多为壶体和底座的分离式结构,壶体和底座通过耦合器连接。由于壶体的上耦合器和底座的下耦合器是直接通电的,为了防止煮水过程中热水沸腾溢出,通过壶体侧壁流入底座造成耦合器短路,现有的家用电热壶通常会在壶体内设置防溢电极或其他防溢措施。但是,壶体内的防溢电极或其他防溢措施只是避免了水煮沸后溢出,并不能避免加水太满时向壶体底部的漏水,因此依然存在耦合器漏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耦合器漏电事故的新型防溢电热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防溢电热壶,包括壶体和底座,所述壶体和底座通过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连接,关键在于所述壶体的底部边缘向下连接设有溢水圈,所述溢水圈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所述溢水圈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座的高度。
本发明的新型防溢电热壶,通过在壶体的底部设置溢水圈,不但可以在壶体放置在底座上煮水时防止水沸腾溢出流入壶体底部的上耦合器,还可以在单独提起壶体加水时防止注水过满导致水溢出通过壶体侧壁向壶体底部蔓延,甚至于可以在壶体放置在有水的茶几等台面上时,由于溢水圈的高度差的存在,可以避免台面上的水直接与上耦合器接触,从而极大程度的避免耦合器的漏电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圈和所述壶体的壳体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方便制作,无需另外制作溢水圈以及增加溢水圈固定工序,优化了制作工艺,节约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圈的下端连接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溢水圈的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在溢水圈的下端设置圆滑过渡的翻边,方便壶体与底座的耦合器对准契合,提高本发明增加溢水圈后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本发明的新型防溢电热壶,包括壶体1和底座2,壶体1和底座2通过上耦合器11和下耦合器21连接,壶体1的底部边缘向下连接设有溢水圈3,溢水圈3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溢水圈3的高度小于底座2的高度。
本发明的新型防溢电热壶,通过在壶体1的底部设置溢水圈3,不但可以在壶体1放置在底座2上煮水时防止水沸腾溢出流入壶体1底部的上耦合器11,还可以在单独提起壶体1加水时防止注水过满导致水溢出通过壶体1侧壁向壶体1底部蔓延,甚至于可以在壶体1放置在有水的茶几等台面上时,由于溢水圈3的高度差的存在,可以避免台面上的水直接与上耦合器接11触,从而极大程度的避免耦合器的漏电事故。
实施例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溢水圈3和壶体1的壳体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方便制作,无需另外制作溢水圈以及增加溢水圈固定工序,优化了制作工艺,节约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2: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溢水圈3的下端连接设有翻边31,翻边31与溢水圈3的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在溢水圈3的下端设置圆滑过渡的翻边31,方便壶体1与底座2的耦合器对准契合,提高本发明增加溢水圈3后的使用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宜市汇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信宜市汇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1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刷、吸尘器地刷以及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刷头以及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