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喷洒泡泡降低局部环境雾霾的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11887.4 申请日: 2016-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65821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余潇;余久恒 申请(专利权)人: 余潇;余久恒
主分类号: B01D47/04 分类号: B01D4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699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喷洒 泡泡 降低 局部 环境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一种采用喷洒泡泡降低局部环境雾霾的装置,能安装在不同的运载工具上,喷洒的泡泡在自由下落时,能对局部空气中的悬浮物进行主动吸附、融合与沉降。是一种能有效的减轻局部雾霾对人们生活健康影响的技术装置,属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可能因为更多的城市在冬季增加了采暖面积、延长供暖时间、可能因为人们拥有了更多的私家汽车或购买了更大排量的车辆、可能因为农民焚毁了更多的庄稼秸秆、也可能因为工厂排出或排泄了更多的未加处理过烟尘、废气,可能还有更多的其他人为原因或客观原因,城市雾霾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分为“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使用化石燃料的柴油、汽油车辆或煤等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废气是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大约占雾霾总量的24%左右。对雾霾“贡献”最大的是 “二次颗粒” 往往占到雾霾其总量的约50%左右。“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NOx、S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进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水雾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氨及VOC等物质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光化学烟雾)。例如二氧化硫气体转化为硫酸盐颗粒物。与一次排放相比,二次生成的颗粒物通常粒径更小,而且占有雾霾中的很大比重。这也与秋季环境温度低、湿度高,容易形成雾天有很大的关系。

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雾霾的PM2.5来源有三分之一来自城市的本地排放,三分之一来自(光)化学反应,三分之一来自区域性传输(其他地域产生的雾霾空气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本市区域)。用肉眼都看不见的这些微小悬浮物,载携着致病的细菌、病毒。载携着有毒的化学毒素、载携重金属粉末、载携着那些可能对我们有不可知危害的元素,就在我们身边漂浮着。产生城市雾霾的一个非常重要气象条件,就是被污染区域内无风。

资料报道,在很多城市中都安装并投入使用的PM2.5检测站,一般都安装在距离地面20米高度以上的建筑物上,目前已知安装最高的是广州塔488米的PM2.5检测站。而人们室外活动的位置,不会超过地表3.5米,在这个层面上,有能致病的PM2.5,有呛的人都喘不过气的尘霾(被风刮起来的尘土、被汽车带起的尘霾)和更多的PM5、PM10或PM100。就是这些悬浮在空中的小东西,遮天蔽日,使高速公路不能开放、飞机不能起飞着落、人们出户要掩口鼻而行。

据很多报道,只要有软风级(一级风,风速每秒在0.3米至1.5米)以上的气象环境出现时或下雨,笼罩在被污染地域的雾霾都会移除或消散。

对于那些雾霾产生的根源,如汽车尾气,政府可以用强制提高汽车排气净化指标来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于排放废气、废液可能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政府和科学家可以通过制定更严厉的环保法规、惩治条例和更有效的技术手段,限制或减轻企业因生产所排放的废气废液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但占雾霾50%以上成份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它们如何消除呢。

驱散雾霾,难道只能靠风和雨吗。在政府和科学家们还没有拿出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大气污染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和带口罩保护自己外,还能做点什么。

发明一种能有效降低局部环境大气雾霾对人们健康影响的技术装置,是全社会所共同瞻目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喷洒泡泡降低局部环境雾霾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采用采用喷洒泡泡降低局部环境雾霾的装置,通过安装在支架顶端的泡泡箱产生的大量泡泡,在吹泡风机的作用下,将泡泡从3米高的位置吹向四方,泡泡在自由向下飘落的过程中,与空气中的雾霾接触、融合并沉降,以达到降低局部雾霾的效果。其中:

1、支架与装置箱体:支架安装并固定在装置箱体上,用来安装和固定泡泡箱(可安装多个泡泡箱),并将泡泡液桶、蓄电池等容纳在装置箱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潇;余久恒,未经余潇;余久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1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