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784.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庆锋;鲍林林;能子礼超;吴亚岚;刘剩余;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良 型卡鲁赛尔 氧化 工艺 同步 方法 | ||
一种基于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步骤如下:一、启动:城市污水经格栅、泵房配水后,部分进入缺氧池、部分直接进入厌氧池,经缺氧池3处理后的污水也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然后污水再进入氧化沟处理后排出,氧化沟中每隔20天向第一廊道内投加反硝化除磷污泥,同时控制氧化沟各廊道内的溶解氧浓度,投加6次,完成启动;二、不再投加反硝化除磷污泥,其它与启动步骤相同,进行污水处理即可,污水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98%、96~99%、80~85%和97~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镇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入天然水体,造成我国约80%的河流、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氮、磷过量排放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我国兴建了大批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制定并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然而这些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虽然具有脱氮除磷能力,但是由于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导致氮、磷难以同时高效去除。同时,还存在能耗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污泥产量少、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用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技术处理城市污水时,处理后的出水的氮、磷浓度仍旧较高,脱氮及生物除磷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水处理系统的启动
(1)、城市污水经格栅1,再经泵房2配水后,一部分进入缺氧池3、另外一部分直接进入厌氧池4,经缺氧池3处理后的污水也进入厌氧池4,进行厌氧处理;
(2)、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再进入氧化沟5,经第一廊道5-1、第二廊道5-2、第三廊道5-3、第四廊道5-4、第五廊道5-5处理后,流入到第六廊道5-6,第六廊道5-6的水一部分流经第七廊道5-7返回到第一廊道5-1,另一部分从第六廊道5-6的出水口流出输入至二沉池6;二沉池6的出水再经三级处理后流出水处理系统;二沉池6沉降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3,其余排出水处理系统;其中第一廊道5-1内的溶解氧浓度为0.1~0.4mg/L、第二廊道5-2内的溶解氧浓度为0.05~0.2mg/L、第三廊道5-3内的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第四廊道5-4内的溶解氧浓度为1.3~1.6mg/L、第五廊道5-5内的溶解氧浓度为1.3~1.6mg/L,第六廊道5-6内的溶解氧浓度为1.4~1.8mg/L,第七廊道5-7内的溶解氧浓度为0.3~1.0mg/L;同时在第一廊道5-1内按反硝化除磷污泥的浓度为0.5~1mg/L投加取自A2N2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污泥,每20天投加1次,共投加6次;完成水处理系统的启动;
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水处理系统运行时与水处理系统启动时的不同是不再向第一廊道5-1内投加反硝化除磷污泥,其它步骤与参数与水处理系统启动时相同,即完成城市污水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