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弧、激光、磁场多能量场耦合制造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847.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占小红;周俊杰;齐超琪;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磁场 激光 制造工艺 能量场 输入能量 特征变量 场耦合 多能量 激光输入能量 能量场耦合 分配系数 焊接能量 生产过程 耦合 分配比 高效率 物理场 最优化 评估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激光、磁场多能量场耦合制造工艺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特征变量函数Ф(ФA、ФL、ФM)表征三种能量场的分配系数,特征变量函数E(EA、EL、EM)表征三种能量场的输入能量,其中ФA、ФL、ФM分别是电弧输入能量比例、激光输入能量比例、磁场输入能量比例,ФA+ФL=1、ФM=0或1;根据焊接能量场以及增材制造能量场的要求,选择电弧、激光、电弧‑激光、电弧‑磁场、激光‑磁场、电弧‑激光‑磁场多种能量场耦合方式之一进行;在所属制造工艺实施之前,通过对精度、效率、成本、质量等要求的评估,选择合理的能量场分配比,从而使生产过程最优化;本发明的三种物理场的耦合,实现了一种多领域、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和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代一种电弧、激光、磁场多场耦合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电弧制造作为传统的制造工艺,其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电弧制造具有高效率、较高质量、低成本、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仍是现代制造产业中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在高效高质量制造的背景下,电弧制造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制造产业中的运用。例如电弧焊接生产中,电弧热输入量大,导致焊接热影响区较大;常规电弧焊接深宽比小,容易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焊缝晶粒粗大、焊后变形严重。电弧增材制造中,较大的热输入导致成形零件精度低、性能差,无法满足高端产业的生产。
激光制造是继力加工、火焰加工和电加工之后一种崭新的加工技术。它可以完善周到地解决不同材料的加工、成形和精炼等技术问题。从最小结构的计算机芯片到超大型飞机和舰船,激光制造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大功率激光器件诞生以来,已形成了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表面处理、激光快速原型制造、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等十几种应用工艺。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具有高能密聚焦、高精度、高质量和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但是也存在些许局限性。例如激光器价格昂贵,激光制造成本较电弧制造要高得多;激光制造精度高,但是在加工大尺寸工件时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激光制造成本高、能量利用率低、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了激光与电弧的复合,激光-电弧复合热源既综合了上述两种制造方法的优点,又相互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还产生了额外的能量协同效应。例如采用参数合适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在较低的热输入条件下即可获得较大的焊缝深宽比。
磁控技术是近年来完善起来的一种技术,通过外加磁场来改变电弧和流体的受力状态,以控制其流体的流动,从而改善制造工艺的质量,拓宽制造工艺的使用区间,实现高质量的制造生产。
因此,目前焊接和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存在单一制造工艺的不足,而针对于复杂构件的制造加工时,将上述的激光、电弧以及磁控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弧、激光、磁场多能量场耦合制造工艺方法,在工艺实施之前,通过对精度、效率、成本、质量等要求的评估,选择合理的能量场分配比,从而使生产过程最优化;通过电弧、激光、磁场三种物理场的耦合,实现了一种多领域、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制造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ECM支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切口的共挤吹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