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6215.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飞;何枫;张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G09B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可视化模型 上盖板 通孔 玻璃底板 制备 油田开采 测量岩心 从上向下 复杂流动 流道出口 流道入口 密封玻璃 渗流规律 依次层叠 粘接剂层 制作方便 玻璃 竖直 贯通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实验方法,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上盖板(5)、岩心薄片(6)和玻璃底板(7),玻璃上盖板(5)内含有两个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通孔,一个所述通孔外设有环形的流道入口(2),另一个所述通孔外设有环形的流道出口(4),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四周设有用于密封玻璃上盖板(5)和玻璃底板(7)之间的粘接剂层(8)。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合用于精确测量岩心内部的复杂流动对深入了解岩心内部渗流规律和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实验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还是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制备方法,更是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渗透油藏中,岩石孔隙很小而且结构复杂,如何精确测量岩心内部的复杂流动对深入了解岩心内部渗流规律和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测量岩心渗流能力的主要是常规岩心渗透率测量方法,即将岩心放入高压岩心流动实验仪夹持器中,在压缩泵的作用下使盐水从岩心下端挤入,上端流出,通过测量岩心两端的压差和通过岩心的流量可以计算出渗透率的大小。但该方法只能给出岩心的整体流通能力,无法得到岩心内部的流动细节和微观流动机理。近年来人们又提出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来研究多孔介质内部的流动特性,但这种方法是一种间接方法,流速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还有待提高。另外核磁共振设备价格昂贵,实验测量成本高,不宜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岩心模型不便于实验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实验方法,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合用于精确测量岩心内部的复杂流动对深入了解岩心内部渗流规律和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上盖板、岩心薄片和玻璃底板,玻璃上盖板内含有两个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通孔,一个所述通孔外设有环形的流道入口,另一个所述通孔外设有环形的流道出口,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四周设有用于密封玻璃上盖板和玻璃底板之间的粘接剂层。
玻璃上盖板、岩心薄片和玻璃底板均为长方形,玻璃上盖板、岩心薄片和玻璃底板的长度相同,玻璃上盖板、岩心薄片和玻璃底板的宽度相同。
沿玻璃上盖板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位于玻璃上盖板的两端。
岩心薄片的厚度为1mm~2mm。
所述通孔为圆柱形。
流道入口的内孔和流道出口的内孔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通,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均与玻璃上盖板粘接固定。
两个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流道入口大小和形状与流道出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流道入口的内径,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的材质均为橡胶。
该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还包括上游软管和下游软管,上游软管的一端插入于流道入口和玻璃上盖板内,下游软管的一端插入于流道出口和玻璃上盖板内,上游软管和下游软管均为倒L形。
一种上述的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切割出玻璃上盖板、岩心薄片和玻璃底板;
步骤2a、采用超声波钻孔的方法在玻璃上盖板上加工出两个所述通孔;
步骤3a、在两个所述通孔外分别粘接固定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
步骤4a、将玻璃底板与岩心薄片层叠后边缘通过粘接剂粘接,将岩心薄片与玻璃上盖板边缘通过粘接剂粘接。
一种上述的岩心薄片可视化模型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b、将上游软管和下游软管分别插入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