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6243.4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阮先轸;郑淳允;梁伟强;马彪;温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40 | 分类号: | B60L50/40;B60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双电层 超级 电容 放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EDLC双电层超级电容的电压和温度信息;步骤S2,判断EDLC是继续使用还是长期储存,若是长期储存则执行步骤S3,若是继续使用则执行步骤S4;步骤S3,控制EDLC以不超过其储存电压的电压进行储存;步骤S4,根据整车控制器充放电指令,需对EDLC放电时,确定供汽车启动放电或供汽车负载放电,需对EDLC充电时,确定恒压充电或小电流预充电或大电流快速充电。本发明可以在保证EDLC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提高其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DLC(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双电层超级电容,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起重机等机械的能量回收、太阳能发电、充当UPS应急电源等方面。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中,其对EDLC的要求是能尽量多将汽车制动或者重物下降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容中,而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将电容中的电能释放出来为其他负载供电,从而实现能量回收,节能减排的目的。因为EDLC能量密度低而功率密度高,因此为更高效地利用EDLC,需要对EDLC进行快速频繁地充放电,充电时,更多地将制动能量转换为电能,放电时,尽量为负载多供电。
现有的一种EDLC充电电路,主要用于对EDLC进行充电控制,使得EDLC在电压较低时采用恒流充电,电压较高时采用恒功率充电,而在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则采用恒压方式对EDLC补充电荷。采用该充电电路可以避免恒流充电方式在EDLC端电压升高后,对供电电源功率要求过高的情况。
EDLC的寿命很大程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每上升10℃,EDLC寿命减半,并且EDLC不能超过温度限值工作。而当EDLC快速频繁地充放电时,容易造成其内部温度的快速上升,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合适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在保证高效使用EDLC的同时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在保证EDLC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提高其使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EDLC的电压和温度信息;
步骤S2,判断EDLC是继续使用还是长期储存,若是长期储存则执行步骤S3,若是继续使用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3,控制EDLC以不超过其储存电压的电压进行储存;
步骤S4,根据整车控制器充放电指令,需对EDLC放电时,确定供汽车启动放电或供汽车负载放电,需对EDLC充电时,确定恒压充电或小电流预充电或大电流快速充电。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判断EDLC是继续使用还是长期储存,具体是根据整车下电后,一定时间内整车无用电需求,即整车无需双电层超级电容供电,若是则判断为长期储存,否则为继续使用。
其中,如果所述步骤S2判断EDLC将长期储存,则步骤S3还包括:判断EDLC的电压是否大于其储存电压,如是则控制EDLC放电至所述储存电压。
其中,所述步骤S4中,如果需要对EDLC进行放电,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计算出下次汽车启动时EDLC的最低电压预判值;
步骤S42,比较计算出的EDLC最低电压预判值和启动电压阈值的大小;
步骤S43,如果EDLC的最低电压预判值大于启动电压阈值,则以大电流供汽车启动放电,如果下次汽车启动的EDLC最低电压预判值小于启动电压阈值,则供汽车负载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