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导符号的接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7787.2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黄戈;邢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导 符号 接收 装置 | ||
本申请是原案的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201510076216.0,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广播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导符号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OFDM系统中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时间同步的方法基本是基于前导符号来实现的。前导符号是OFDM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已知的符号序列,前导符号标志了物理帧的开始(命名为P1符号),在每个物理帧内只出现一个P1符号或连续出现多个P1符号,P1符号的用途包括有:
1)使接收端快速地检测以确定信道中传输的是否为期望接收的信号;
2)提供基本传输参数(例如FFT点数、帧类型信息等),使接收端可进行后续接收处理;
3)检测出初始载波频偏和定时误差,用以补偿后达到频率和定时同步;
4)紧急警报或广播系统唤醒。
通常的,前导符号包括物理层格式控制部分(PHY Format Control,或PFC)和物理层内容控制部分(PHY Content Control,或PCC),DVB_T2系统的前导符号包含P1和P2,均用于传输信令信息或进一步用于传输帧格式参数。然而,已有技术对于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考虑到所发送的多个前导符号来传输所需信令以适应系统需要,因而接收端的接收方法通用性不高,往往在定时同步过程中算法复杂度较高,系统的传输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已有技术中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已有技术对于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考虑到所发送的多个前导符号来传输所需信令以适应系统需要,因而接收端的接收方法通用性不高,往往在定时同步过程中算法复杂度较高,系统的传输性能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针对至少一个具有第一预定三段时域结构或第二预定三段时域结构的时域符号,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对物理帧进行处理以得到基带信号并判断基带信号中是否存在期望接收的前导符号;确定接收的该前导符号在物理帧中的位置;以及在信令信息存在时解出该前导符号所携带的信令信息,其中,在判断基带信号中是否存在期望接收的前导符号步骤中含有初步定时同步方式,该初步定时同步方式包含:利用第一预定三段时域结构和/或第二预定三段时域结构特有的处理关系和/或调制关系,对基带信号进行必要反处理和/或信号解调后进行延迟滑动自相关来获取一组或多组累加相关值;以及基于一组或多组累加相关值进行延迟关系匹配和/或特定的预定数学运算后,将运算值用于初始定时同步,初步确定前导符号在物理帧的位置,当前导符号包含多个三段结构时,可分别得到多组三段结构中第三部分C和第一部分A之间、第一部分A和第二部分B、和第三部分C和第二部分B之间的三个累加相关值即Uca′(n),Ucb′(n),Uab′(n)中任意一个或任意至少两个,基于多组累加相关值中的一组或多组进行延迟关系匹配和/或预定数学运算得到最终运算值,将该最终运算值用于初始同步。
可选地,其中,设采用K个时域符号,分别具有第一预定三段时域结构或第二预定三段时域结构,该K个时域符号排列为第一个C-A-B、后续K-1个B-C-A时,利用该K个具有预定三段时域结构的时域符号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得到累加相关值
将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延迟关系匹配和/或相位调整后再进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一运算值Uca(n),延迟匹配关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将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延迟关系匹配和/或相位调整后再进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二运算值Ucb-ab(n),延迟匹配关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将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延迟关系匹配和/或相位调整后再进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三运算值Uab-cb(n)。延迟匹配关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最后,基于第一最终运算值Uca(n)和第二最终运算值Ucb-ab(n)和第三最终运算值Uab-cb(n)的一个或多个再进行延迟匹配并进行特定运算,延迟匹配关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