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8179.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龚久平;杨晓霞;张伟;李必全;柴勇;刘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营养化 水体 水生植物 原位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区,当环境温度超过10℃时,将修复植物大薸放到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漂浮种植,依靠水体的河岸或现有堤坝,采用围栏加以固定以防止其随意扩散,大薸在生长过程中富集水体中的氮、磷,通过定期打捞大薸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并将打捞获取的大薸植株资源化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株繁殖获得大薸苗株之后进行漂浮种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打捞频率为水体温度>20℃时,每3天打捞1次,水体温度大于15℃小于20℃时,每5天打捞1次,打捞原有生长量的1/2到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化利用包括作为沼气发酵的生物质能材料、沤制农家肥的原材料和畜禽养殖饲料的原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薸能够富集去除氮、磷含量分别达50.05~600.89g/m2、10.10~120.32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1.78mg/L~16.7mg/L和0.15mg/L~12.3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为竹竿围栏或其他耐腐蚀材料围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1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水体的漂浮式生物栅净化装置
- 下一篇:闭环河道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