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8606.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彭邦银;王笑笑;董成才;黄添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44304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膜基板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薄膜晶体管、色阻群、透明电极和凸柱。其中,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上述设计在凸柱与透明电极接触的附近设置通孔,使得透明电极在PVD后经褪火处理时,色阻群中的气泡提前经通孔处逸出,从而避免后续彩膜基板在搬运过程中因外力导致透明电极破裂而有气泡逸出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产品以其轻薄、环保、高性能、尺寸选择性多样化等优点,成为当今显示器的主流。无论是小到手机、还是大到110寸的彩色电视机,作为TFT-LCD中最核心、技术含量最高的显示屏,由于易受材料、制程、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如TFT-LC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挤压、磕碰等,会产生液晶气泡,对TFT-LCD显示屏的性能影响是致命性的,只能做报废处理,而且此种现象一般会在出厂后才能被发现,极易受到客诉,这就严重影响到厂家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TFT-LCD显示屏主要组成部分是TFT基板、液晶、CF基板构成的液晶盒,液晶盒易受到外界压力或玻璃重力的影响而出现盒厚不均,影响TFT-LCD的穿透率、对比度、响应时间、色彩效果等显示特性。通常在上下基板间均匀的设计一些柱状的隔垫物,即PS(PhotoSpacer)来支撑液晶盒,从而有效地控制盒厚的均一性。
但通常PS是站在RGB色阻之上的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简称CF)的ITO上,当受到外界过大压力或是碰撞后,PS极易压碎CF上的ITO,形成ITO裂缝,当ITO破裂后,RGB色阻内部的气体就逸出来,形成液晶气泡,影响显示屏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GB色阻内部的气体逸出来形成液晶气泡,影响显示屏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
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
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
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
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
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
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
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
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
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
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设备(1)
- 下一篇:瓷砖切割机(5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