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9069.9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飞;赵太飞;尹航;包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7 | 分类号: | H04B10/27;H04B10/291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波长 无线 中继 应急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控节点和若干个中继节点,主控节点依次和各中继节点连成直线型链路结构,主控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均通过红光激光进行通讯;每个中继节点通过紫外光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节点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处理单元;每个中继节点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数据处理单元及移动台接入模块,移动台接入模块通过紫外光与移动台进行通信;所述移动台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主控节点的发送端、中继节点的发送端及移动台的发送端均采用650nm的红光激光作为光源;
所述主控节点的接收端、中继节点的接收端及移动台的接收端均采用PIN光电探测器或硅光电池;
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台接入模块由紫外LED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所述主控节点的数据处理单元、中继节点的数据处理单元及移动台的数据处理单元均采用型号为stc12c5a60s2的处理器芯片。
3.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控节点和若干个中继节点,主控节点依次和各中继节点连成直线型链路结构,主控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均通过红光激光进行通讯;每个中继节点通过紫外光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所述主控节点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处理单元;每个中继节点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数据处理单元及移动台接入模块,移动台接入模块通过紫外光与移动台进行通信;所述移动台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主控节点的发送端、中继节点的发送端及移动台的发送端均采用650nm的红光激光作为光源;
所述主控节点的接收端、中继节点的接收端及移动台的接收端均采用PIN光电探测器或硅光电池;
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台接入模块由紫外LED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所述主控节点的数据处理单元、中继节点的数据处理单元及移动台的数据处理单元均采用型号为stc12c5a60s2的处理器芯片;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无线光中继通信链路;
步骤2,根据步骤1建立的通信链路传输数据;
步骤3,拆除步骤1建立的无线光中继通信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井下多波长无线光中继应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1,将地面站的干路节点作为主控节点,将井下综采作业面处的M个点作为中继节点,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主控节点和各中继节点按照矿井下的巷道沿线依次设置;
步骤1.2,主控节点发起初始化信令,对自身编号为i,节点i发出信令后启动定时器T,若与主控节点相邻的中继节点收到初始化信令后,对自身节点进行编号为i+1,同时向节点i所在链路方向发送应答信令;节点i判断在T时间内能否收到节点i+1发来的应答信令,当T时间内未收到该应答信令,则认为自身为最后一个节点,则链路建立过程终止;若T时间内收到该应答信令,则编号为i的节点不响应,继续执行下一步;
步骤1.3,令编号i+1=i,编号为i的中继节点向下一中继节点发送初始化信令,节点i发出信令后启动定时器T,若与节点i相邻的中继节点收到初始化信令后,对自身节点进行编号为i+1,同时向节点i所在链路方向发送应答信令;节点i判断在T时间内能否收到编号为i+1的节点发来的应答信令,若T时间内收到该应答信令,则编号为i的节点不响应,继续执行步骤1.4;当T时间内未收到该应答信令,则认为节点i为最后一个节点,随即向主控节点发送链路建立完成信令,执行步骤1.5;
步骤1.4,重复步骤1.3;
步骤1.5,比较节点i与M+1的数值是否相等;若i=M+1,则中继通信链路建立完成;反之,则中继通信链路建立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0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