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9076.9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昌雄荣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种植 方法 | ||
1.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备耕环境、幼林抚育管理和成林管理:
备耕环境包括如下步骤:
地理环境:择取海拔470m以下的丘陵、山岗和平原地区,择取光照充足,坡度45度以下,且土层厚实、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和湿润的酸性土壤种植油茶(ph值4.3-6.2)。
整地:包括条垦、满垦和穴垦,所述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侧高内侧低,带宽距离为1.5-5.7m,所述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种植穴,所述满垦择取与平坦和缓坡地带,且深翻为50-100cm,手动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土壤需要充分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50-70cm,所述穴垦择取坡度较大的地型,按株行距定点挖穴。
种植:栽植时间选在1月底至5月底,且土壤湿润时种植,每次运苗量应把握在1-2天内栽完成,坡地抚育必须水平带状进行,坡面要求平整或内反倾斜,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以保持水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修筑鱼鳞坑,增加截留雨水的能力。
幼林抚育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中耕除草:当年实行免耕抚育,只需要拨穴内杂草,不锄不挖,第二年起,每年松土除草2~3次,第1次在2-4月份,第2次在7月份,松土深度一般5.6-11cm,松土、锄草、培土和扩穴后,做成外高内低的树盆状,以保土蓄水,当种后1-4年内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株应在适宜种植季节进行补植,以保全苗。
幼林施肥,1年2~3次,冬季每株施农家肥10-40kg;春施速效肥,在初春前可施复合肥0.5~1.5kg;也可用0.4kg尿素兑水50kg的液肥喷射叶面。
整形修剪: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形成1杆,再修冠内,后修冠外,左右不重合,且要求小空,内饱外满,剪去干枯枝、衰老枝、下脚枝、荫蔽枝和病虫枝若干。
成林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深挖垦复:最佳时间择取在冬挖和夏铲,冬挖从谢花后到根系萌动前进行更为适宜,夏铲一般为7月至9月中旬,坚持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铲,且坡度15度以下的油茶山,采用满垦深挖或全面浅铲方式,坡度15至25度的油茶山,采用带垦或带状浅铲,坡度较陡,水土流失较严重,杂草稀少的油茶山,可采用穴垦和穴铲。
防止水土流失:每年3月至6月在油茶行间,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40厘米、深40厘米,节长因地而定,一般1~2m,沟距视山场坡度而定,坡度15度以下为10-15m,15至25度为8-12m,每年结合油茶垦复还应清除竹节沟内的淤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耕环境还包括如下步骤:
密度要求:择取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2.7m×3m的株距进行种植。
基肥施放: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和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05kg、复合肥0.24-0.7kg,且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1cm上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幼林抚育管理还包括如下步骤:
施肥:施肥分别择取3月、5月下旬、7月中旬,且各施1次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氮、磷和钾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林管理还包括如下步骤:
合理施肥:油茶施肥一般早春施氮肥和少量的钾肥,以促进抽梢、发叶、壮果,夏秋施磷肥,以壮果、长油,促进花芽分化,冬季施钾、磷肥,以固果防寒。
成林修枝整形:择取冬春季节,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修剪成林以疏删轻剪为主,再次剪去过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寄生枝、衰老枝和徒长枝若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林修枝整形的浓密适当重剪,稀疏的轻剪,树冠下部枝和内膛枝的适当轻剪,树冠上中部上中部和外缘轻剪,生长势弱的适当轻剪,生长势旺的重剪,修剪的切口要平滑,剪下的病虫枝、寄生虫枝应尽快搬出林外烧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昌雄荣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孝昌雄荣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0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套齿轮式回转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