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时监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9406.4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朱龙先;杨森;张峻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1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时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时监控方法及装置,包括:服务器确定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所述关键信息包括请求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键信息存储至一级缓存;所述服务器按照设定频率扫描所述一级缓存,若所述一级缓存中包含第一请求消息,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存入二级缓存,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未收到应答消息的请求消息;所述服务器扫描所述二级缓存,通过消息日志确定所述二级缓存中的第二请求消息是否收到应答消息,若否,则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超时,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为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差值大于超时阈值的请求消息。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请求进行超时监控需要消耗较多数据库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时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中,一般是基于互联网协议发送数据请求,以请求获取数据信息。然而当前的网络环境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一次数据请求都能及时地获取到相应的数据信息。相较于同步请求,异步请求是发送方发出数据后,不等接收方发回响应,直接发送下个数据包的通讯方式。在交易系统中,对于异步请求,发出请求后,需要对收到对方应答的返回时间进行监控,超过一定时间即认为该请求的应答超时无效。
常见的超时监控方式是发出请求后,将请求数据及相关时间戳记录在数据库内,对每一个发出的请求进行监控,当超出规定的时间间隔仍未收到对方的反馈,即当该请求的发出时间加上规定的时间间隔小于当前时间,则认为该请求的应答超时。这种实现方法将所有请求数据均存储到数据库中,且需要对所有请求挨个判断是否超时,数据库需要提供大量的资源进行存储和计算,压力较大,尤其在高并发的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对数据库的资源消耗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时监控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请求进行超时监控需要消耗较多数据库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时监控方法包括:
服务器确定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所述关键信息包括请求消息的发送时间;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键信息存储至一级缓存;
所述服务器按照设定频率扫描所述一级缓存,若所述一级缓存中包含第一请求消息,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存入二级缓存,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为未收到应答消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器扫描所述二级缓存,通过消息日志确定所述二级缓存中的第二请求消息是否收到应答消息,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超时,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为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差值大于超时阈值的请求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消息,则在所述一级缓存中查找所述应答消息对应的请求消息;
若查找到所述应答消息对应的请求消息,则将所述应答消息对应的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标记为已应答。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键信息存储至一级缓存,包括:
所述服务器确定将所述请求消息存储至一级缓存的写入时间;
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消息的写入时间对N取余数的结果,将所述请求消息的关键信息存入对应的内存区域中,所述一级缓存的内存被预先划分为N个内存区域,其中,每个内存区域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预估的交易笔数乘以关键信息的数据段大小。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按照设定频率扫描所述一级缓存,包括:
所述服务器创建N个监控进程,每个监控进程对应一个内存区域,每个监控进程按照所述设定频率扫描对应的内存区域。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扫描所述二级缓存,通过消息日志确定所述二级缓存中的第二请求消息是否收到应答消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