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康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9545.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6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孟博;曹江龙;董家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英属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测量 数据 采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健康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包含健康测量数据的图像,所述健康测量数据展示于健康测量设备上;解析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健康测量数据;将所述健康测量数据以预设数据格式与目标账户相关联利用本申请方法或电子设备实施例,可以很方便地存储、聚合健康测量设备测得的个人健康测量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健康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的近70%。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慢性病患者的数目还将持续上升。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多种能够监视和追踪的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智能手环等)以获取个人健康测量数据,所述健康测量数据通常可以包括活动量、睡眠时间、心率等。当然,用户还可以通过健康测量设备(诸如血压仪、血糖仪、心电图、计步器等)来获取个人健康测量数据。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个人健康测量数据,大部分用户希望个人所有的健康测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可以方便查看、对比等,以全面地了解个人健康状况。若是使用移动电话监测跟踪的健康测量数据往往可以比较方便地存储至同一个APP中,例如苹果iOS的健康APP。但是对于通过健康测量设备获取的健康测量数据,若要统一聚合至同一个APP中,则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或者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网络传输至APP中,甚至由健康测量设备自行保存数据至对应公司的云端,用户再通过云端获取健康测量数据。
针对上述几种采集健康测量数据的方法,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通过蓝牙、WiFi技术传输数据至APP,不仅需要健康测量设备在数据传输模式时消耗比无传输数据模块的健康测量设备多数倍的电能,还需要设备在待机模式时周期性扫描周围是否有无线传输请求,消耗额外电能,因此,对健康测量设备的电源管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2、每次通过蓝牙、WiFi技术传输数据至APP之前,需要确认APP所在设备和健康测量设备的蓝牙、WiFi功能是否开启。蓝牙或者WiFi连接之后,可能出现断线的问题,再次连接之后,可能需要重新上传数据。无论是蓝牙设备还是WiFi设备,都需要相应APP管理设备列表、匹配设备,使得操作变得复杂,增加用户的使用难度。
3、对于部分用户来说,尤其是老年用户,往往出现客户端设备没有蓝牙功能、住所没有安装无线网络、不会使用蓝牙或者无线网络等问题,而正是很多老年用户才需要时刻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测量数据,上述问题使得部分用户无法采集个人健康测量数据,因此也无法聚合个人健康测量数据。
4、通过蓝牙、WiFi技术传输数据至APP,针对蓝牙技术,需要考虑健康测量设备的蓝牙技术与APP之间的适配问题,甚至需要针对不同厂商提供的健康测量设备,都要在相应APP中耦合一个与所述健康测量设备相匹配的读取数据的软件开发包(SDK),不仅增加开发成本,还提高相应APP的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大于100M时,苹果公司的审核有可能无法通过)。另外,相应APP开发商每联调一家健康测量设备的生产商,WiFi技术需要5到15日的时间,蓝牙技术则需要15到30日的时间,大大延长了APP的开发周期。
5、若通过健康测量设备自行保存数据至设备生产商的云端,则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用户如果要查看血压数据,则需要去血压仪网站或者APP查看数据,如果要查看血糖数据,则需要去血糖仪网站或者APP查看。并且,很多测量仪器生产商没有开发APP,只能通过网站查看健康测量数据,使用极不方便。即使有APP开发商需要聚合所有健康测量数据,由于商业竞争问题,健康测量设备生产商可能由于公司收购、价格问题等,拒绝向APP开发商提供用户的健康测量数据,导致至今还没有一家APP开发商可以聚合用户完整的健康测量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健康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很方便地存储、聚合健康测量设备测得的个人健康测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健康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重症监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监测腰部脂肪堆积的智能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