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0021.X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曹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0 | 分类号: | G06F8/70;G06F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持续 集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代码库内目标对象中的代码被修改时,及时通知订阅目标对象的用户,提高用户发现目标对象中代码被修改的效率,避免因未经过检视的代码编写到代码库中所导致的代码质量缺陷以及实现功能有偏差的问题。所述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包括:检测代码库内目标对象中的代码是否被修改;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被修改的条件下,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并将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对象中修改前的代码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在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所述比对结果发送至订阅所述目标对象的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持续集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开发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团队开发成员间如何更好地协同工作以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已经慢慢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能在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快速适应和保证软件的质量也显得尤其的重要。
持续集成正是针对这一类问题的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它倡导团队开发成员必须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甚至每天都可能发生多次集成,而每次的集成都是通过自动化的构建来验证,包括自动编译、发布和测试,从而尽快地发现集成错误,让团队能够更快的开发内聚的软件。
在持续集成软件开发的项目中,代码库中的代码可能会经常被修改,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项目组成员将未经过检视的代码编写到代码库中,则项目经理以及关注代码库的相关人员并不能第一时间知晓代码库中代码的变化情况,项目经理或者关注代码库的相关人员,只能不定期的到代码库中查看代码,并确定代码库中代码的变化情况,此种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若项目经理或者关注代码库的相关人员未及时发现代码库中的代码修改,还可能导致代码质量缺陷以及实现功能有偏差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定期到代码库中查看代码是否发生变化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可能因未及时发现代码库中的代码修改,导致代码质量缺陷以及实现功能有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代码库内目标对象中的代码被修改时,及时通知订阅代码库的用户,提高用户发现目标对象中代码被修改的效率,避免因未经过检视的代码编写到代码库中所导致的代码质量缺陷以及实现功能有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持续集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代码库内目标对象中的代码是否被修改,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代码库中的文件和/或文件夹;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被修改的条件下,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并将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对象中修改前的代码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在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所述比对结果发送至订阅所述目标对象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代码库内目标对象中的代码是否被修改,在检测到目标对象中的代码被修改的条件下,获取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并将目标对象中的代码与预先存储的目标对象中修改前的代码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在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比对结果发送至订阅目标对象的用户,也即在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发生变化时,及时将目标对象中代码的变化情况发送至订阅目标对象的用户,使得订阅目标对象的用户能够及时获知目标对象中的代码发生变化,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定期到代码库中查看代码是否发生变化的方式相比,不仅提高了用户发现目标对象中代码被修改的效率,而且能够避免因未经过检视的代码编写到代码库中所导致的代码质量缺陷以及实现功能有偏差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用于触发登录所述代码库查看目标对象中代码的链接地址发送至订阅所述目标对象的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