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试块制备装置及传送机构与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0807.1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立民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C5/12;B28C5/16;B28B1/087;B28B17/00;B28B7/00;B28B7/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制备 装置 传送 机构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墙体,对混凝土的强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对楼体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都会对罐车运来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以往的做法是,从罐车内拿取少量的未凝固的混凝土,然后盛放在试块模具里面,然后对试块模具进行振荡,最后将盛有混凝土的试块模具送到恒温恒湿的环境进行养护,待一定的时间之后,将试块取出送到检测部门进行强度测验,这种做法不仅操作步骤十分的繁琐,而且对于现场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无法进行测试。
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且对于现场配制的混凝土都能做到时时检测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试块制备装置,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直接从混凝土原料进行配制并获取试块,还带有对试块进行保养的装置,操作快捷方便,提供工作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试块制备装置,该装置由配制系统、养护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部组成,所述配制系统包括配制筒,所述配制筒带有水泥管、沙土管和水管,还带有用于混合水泥、沙土和水的混合模具,所述配制筒底部与振簧连接并设有驱动机构,所述连接部为连接配制筒和养护系统的传送机构,所述养护系统包括养护筒,所述养护筒带有恒温装置和保湿装置。
优选的,所述混合模具位于配制筒的中下部,所述混合模具位于承托板上,所述承托板带有中心轴,所述承托板的两端通过中心轴与位于配制筒内壁两侧的第一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水泥管、沙土管和水管位于混合模具的上方,所述水泥管和沙土管与配制筒内部的均混仓连通,所述均混仓的底端开口位于混合模具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混合模具由三个内径相同的环形分模上下罗列而成,所述的三个环形分模的外径由下到上依次变小,所述的三个环形分模之间相互卡接,在配制筒的内壁两侧各设有一个水箱,所述水箱与配制筒外壁上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侧的水箱内部,所述水管的中间段呈圆环形形状并沿着圆环形形状的管体上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均混仓的底端开口与水管中部的圆环形管体上下对正。
优选的,所述均混仓的仓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均混仓竖直设置,在均混仓的内部竖直设有可自转的搅拌轴,在搅拌轴的轴体上从上到下设有多组搅拌片,每组搅拌片沿着搅拌轴的轴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搅拌轴的顶端与位于均混仓顶部的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泥管和沙土管分别为两根,所述的水泥管和沙土管的一端与均混仓连通,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均混仓之外,在混合模具最上端的环形分模的开口与水管中部的圆环形管体之间设有锥形的导料管。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为连接配制筒和养护筒的传送道,所述传送道的上配套设有传送带,所述驱动机构设在传送道的上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支撑柱,所述第一液压缸竖直布置,所述第二液压缸水平布置,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的活塞杆连接配制筒的外壁,另一端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并且铰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第二液压缸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传送道的外壁相对固定, 在传送道设有可随着传送带运动的承载模具。
优选的,所述恒温装置为在养护筒的一端设置的温控仓,在温控仓内设有多个热炉丝,所述保湿装置为设在养护筒上部且与养护筒内部相连通的水罐,所述水罐与养护筒之间设有自控阀,在养护筒的内部设有与自控阀出水端连接的洒水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直接从混凝土原料进行配制并获取试块,还带有对试块进行保养的装置,操作快捷方便,提供工作的效率,且混合模具由三个环形分模组成,可调节所制取的试块的高度,传送道实现了自动运输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水管中部圆环形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中混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配制筒,2、水泥管,3、沙土管,4、水管,5、振簧,6、养护筒,7、承托板,8、第一旋转电机,9、均混仓,10、环形分模,11、水箱,12、进水口,13、出水口,14、搅拌轴,15、搅拌片,16、第二旋转电机,17、导料管,18、传送道,19、第一液压缸,20、第二液压缸,21、支撑柱,22、温控仓,23、热炉丝,24、水罐,25、自控阀,26、洒水罩,27、承载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立民,未经孙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校园教学宣传平台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测试用多功能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