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及交换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2170.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东;韩磊;崔新涛;吴宏杰;王晨;彭晶楠;李星;孙振;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换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及交换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大都依靠冷空气给机器降温,但在数据中心,仅靠风冷已经不足以满足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散热要求。水冷或液冷有两大好处:一是它把冷却剂直接导向热源,而不是像风冷那样间接制冷;二是和风冷相比,每单位体积所传输的热量即散热效率高达3500倍。水冷散热器在08年左右就出现在市场,一些专注数据中心技术的公司都先后推出过水冷散热产品。在间接液冷系统中,一般采用水冷板的方式对热源进行散热。
一般的交换机只有正面有电子元件,只需要对一面进行散热,采用水冷板的方式对热源进行散热即可。但最新的交换机结构中,两面均有热源,若正面依然采用水冷板的方式进行散热,而背面不进行散热或采用风冷方式进行散热的话,散热效果较差,背面热源的温度较高,性能降低,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背面热源也需要采用散热效果较好的方式进行散热。若背面也用一块水冷板的话,系统的总重会大大增加,尺寸也会受到限制,两块水冷板的连接也比较困难,若采用管连接,折弯半径存在风险,水冷板的工作可靠性降低,所以,需要寻求一种综合效果最好的散热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液冷散热器和均热板的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及交换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包括:与位于交换机第一侧的热源热耦合的液冷散热器,以及与位于交换机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热源热耦合的均热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均热板包括冷凝端,其中,冷凝端与液冷散热器热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均热板进一步包括与冷凝端相对的蒸发端,其中,蒸发端与位于第二侧的热源热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冷散热器进一步包括贴合交换机的侧壁的弯折部分,并且冷凝端与弯折部分热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冷散热器构造为水冷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水冷板贴合位于第一侧的热源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冷散热器具有与第一侧的表面相配合的外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交换机,交换机连接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涉及的散热装置,通过液冷散热器和均热板分别对交换机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热源同时进行散热,液冷散热器与均热板结合使用,结构新颖,散热性能较好,且在重量和尺寸要求的范围之内,避免了两个冷板连接时折弯半径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交换机和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液冷散热器10和均热板12,其中,液冷散热器10与位于交换机14第一侧的热源16热耦合,并且,均热板12与位于交换机14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热源18热耦合。
应该可以理解,在通常情况下,交换机14与液冷散热器10热耦合的一侧发热量较大,与均热板12热耦合的一侧发热量较小。当然,根据具体情况,交换机14也可以构造为与液冷散热器10热耦合的一侧发热量较小,与均热板12热耦合的一侧发热量较大,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一侧的热源16和第二侧的热源18进行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散热装置,通过液冷散热器10和均热板12分别对交换机14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热源同时进行散热,液冷散热器10与均热板14结合使用,结构新颖,散热性能较好,且在重量和尺寸要求的范围之内,避免了两个冷板连接时折弯半径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均热板12包括冷凝端20,其中,冷凝端20与液冷散热器10热耦合。这样,均热板12可以通过冷凝端20与液冷散热器10热耦合进行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均热板12进一步包括与冷凝端20相对的蒸发端22,其中,蒸发端22与位于第二侧的热源18热耦合。均热板12中的制冷剂在蒸发端22吸热气化,并在冷凝端20通过与液冷散热器10进行换热而被冷凝成液体,从而对热源进行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冷散热器10进一步包括贴合交换机的侧壁的弯折部分,并且冷凝端20与弯折部分热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冷散热器10构造为水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