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劣质重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液体燃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22343.8 申请日: 2016-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6753556B 公开(公告)日: 2019-02-12
发明(设计)人: 袁博;魏强;许志明;郑树松;赵锁奇;史权;朱勇飞;孙学文;程璐;徐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分类号: C10G69/00 分类号: C10G69/00
代理公司: 北京誉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6 代理人: 胡上海;张争艳
地址: 124021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劣质重油 润滑油基础油 残炭 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 固定床加氢 环境污染物 选择性溶剂 加氢处理 液体燃料 重馏分油 高金属 沥青质 脱沥青 炼厂 硫氮 收率 渣油 生产工艺 加工 金属 排放 生产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劣质重油加工成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主要解决高金属、高残炭劣质重油不能作为固定床加氢进料的问题,该方法基于一般炼厂现有的生产工艺即可实现。本发明对硫氮含量高、金属含量高、沥青质含量或残炭值高的劣质重馏分油或渣油进行选择性溶剂脱沥青、加氢处理,得到一系列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产品,具有提高液体组分收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加工劣质重油的方法,具体是关于一种将劣质重油加工成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一般炼厂现有的生产工艺即可实现。

背景技术

世界原油的重质化趋势不断加剧,炼厂加工劣质、重质原油的比例不断增大。如何将劣质原料加工成为高附加值油品是炼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劣质重油的特点是胶质、沥青质、金属、硫、氮含量高,粘度也很大。劣质重油的这些特点导致其加工过程难度大、产品收率低、质量差。因而,将劣质重油高效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石油产品是国内外炼油技术发展的核心。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每年润滑油消费量600-800万吨,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基础油或者润滑油成品油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已成为炼厂新的利润增长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重油高效转化的工艺有加氢处理、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这些工艺在原料适应性、液体产品收率和液体产品质量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尤其是加工劣质重油时均表现有很突出的问题。这些工艺都是将劣质重油大部分加工成车用燃料为目的,缺乏核心技术,加工后产品增值较低。而现有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仍然以“老三套”为主,存在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只有少数企业使用加氢工艺生产基础油,加氢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费用高,操作条件苛刻,操作费用高。

中国专利CN102786985提供了一种加氢工艺润滑油生产方法,此方法将原料切割成小于500℃和大于500℃的两部分后,小于500℃的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再经过蒸馏后得到汽油、柴油和基础油,而大于500℃的馏分则需要反应蒸馏后在进行加氢精制。其催化剂为负载型NiMo、NiW、CoMo等硫化型催化剂。

中国专利CN10445355提供了一种基础油加氢方法,该方法采用讲不加氢工艺,原料先在装有保护剂的反应器内进行预加氢反应,然后进入加氢主反应器进行加氢精制,产物进行分馏切割。其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为载体的担载活性组分Ni、W以及助剂P而制得。

中国专利CN101797509提供了一种基础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制备方法,其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为载体担载活性组分Ni、W以及助剂Si而制得。

以上专利内容都是基于传统的原料蒸馏分离工艺,然后进行加氢精制,获得性质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由于分离精度不高,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不能有效的排除在加氢反应器外,造成加氢过程的负荷较大,同时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将劣质重油高效转变为润滑油基础油需要解决高金属、高残炭劣质重油不能作为固定床加氢进料的问题。而目前并未见可有效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相关工艺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重油转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加工劣质重油的方法,对硫氮含量高、金属含量高、沥青质含量或残炭值高的劣质重馏分油或渣油进行选择性溶剂脱沥青、加氢处理,得到一系列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产品,提高液体组分收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劣质重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劣质重油进行选择性溶剂脱沥青,得到轻脱沥青油(LDAO)和重脱沥青油(HDAO);

将轻脱沥青油LDAO和/或其减压馏分油与氢气混合进行加氢处理(I),得到加氢重油(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