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钨基高密度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2743.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明;尚福军;黄伟;陈子明;杨文智;张保玉;张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B22F3/14;C22C1/04;C22C2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密度 合金 纳米 复合 粉末 及其 块体 材料 方法 | ||
一种制备钨基高密度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步骤:采用高速混料机把高密度钨合金所需的钨粉、镍粉、铁粉均匀混合,粉末粒度3um~10um;把混合粉末用送粉器送入等离子体制粉设备中,在超高温等离子弧中气化,快速冷却形成纳米复合粉末,纳米复合粉末粒度在10nm~100nm;把适量纳米复合粉末放入石墨模具中,在通电烧结设备中,真空脱气20~40min,再充入氩气进行保护,上下冲压力保持在30MPa~100MPa,通电加热,以30~4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0℃~1250℃,继续保温1min~3min,最后在每分钟大于50℃的冷却速度下冷却至室温,即得所需的块状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易操作,制备的块状材料致密度高,可塑性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复合粉末及其块体材料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钨基高密度合金纳米复合粉末及其块体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基高密度合金具有很高的密度、强度、硬度和一定的延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核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用作平衡配重块、减震器等;在军事工业中广泛用于动能穿甲弹及破甲材料;在核工业中用作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材料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钨合金材料的强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细化晶粒是钨合金强韧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钨合金材料是将微米级的粉末混合,经模压或冷等静压成形后再进行液相烧结而成。液相烧结温度较高(一般为1480~1600℃),烧结时间长,形成的钨颗粒的粒径较大,一般在30~60μm。近几年来,国内外材料工作者采用纳米粉末进行烧结,制备出的钨合金晶粒较细,达到10μm以下,但钨颗粒通常为多边形状,材料的塑性很低,限制了应用。因此在保证致密化的同时,获得细小的球形钨颗粒组织是制备纳米钨基合金材料的核心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钨基高密度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得的块状材料致密度高,可塑性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备钨基高密度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高速混料机把高密度钨合金所需的钨粉、镍粉、铁粉均匀混合;
2)把上述混合后的混合粉末用送粉器送入等离子体制粉设备中,在超高温等离子弧中气化,然后快速冷却形成合金化良好,外观呈圆球形的纳米复合粉末,纳米复合粉末的粒度在10nm~100nm;
3)把适量纳米复合粉末放入石墨模具中,在通电烧结设备中,真空脱气20~40min,再充入氩气进行保护,上下冲压力保持在30MPa~100MPa,通电加热,以30~4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0℃~1250℃,继续保温1min~3min,最后在每分钟大于50℃的冷却速度下冷却至室温,即得所需的块状材料;
所述步骤1中粉末,以重量为单位,由以下原料组成:钨粉91-97份、镍粉6.3-2.1份、铁粉2.7-0.9份;
所述原料钨粉、镍粉、铁粉的粒度均为3-10um;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钨粉、镍粉、铁粉的混合时间为9~11h。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粉末的混合、储存及运输过程均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再改进,所述步骤2)中混合粉末在超高温等离子弧中气化的气压为1.0×105Pa-1.2×105Pa,温度为10000-12000℃。
最后,所述步骤3)中的真空脱气30min,升温速度为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iAl粉的雾化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尺寸可控银纳米线管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