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3447.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薛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奥菲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极性 测试仪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极性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不管是应用于企业的局域网,还是应用于数据中心的骨干网,现均在向高密度布线方向发展着,以此来保证宽带供应需求和高密度网络连接需求。MPO/MTP多芯线缆正是为满足高密度布线而产生的。特别是在10G网络向40G/100G网络迁移的过程中,许多网络工程师都会将MPO/MTP主干光缆作为首选的解决方案。
相比较传统使用LC、SC、ST等连接器的双芯光纤,使用MPO连接器可以支持至少12芯光纤,MPO连接器主要使用于预连接光缆。针对双工传输,主要有A、B、C三种极性的连接方式,然而,众多不专业的光纤跳线厂家只生产单双芯跳线而不生产MPO光纤跳线,因为理解不够,往往将MPO线序的平行做法与交叉做法混淆,使用具有局限性,而且现有的线序极性测试仪中大部分采用操作员视觉来判断线序极性的排列,人为误差比较大,同时,现有的线序极性测试仪中不具有将检测的数据发送到工作人员计算机中储存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操控屏、警报装置、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且警报装置、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分别位于操控屏的下端;所述箱体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器、A/D转换器、数据比较器、微处理器和蓄电池,且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均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比较器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警报装置、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操控屏与微处理器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无线发射器,且无线发射器与工作人员计算机内的无线接收器通过以太网无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提手,且提手通过固定件与箱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的颜色分别为黑色、红色和绿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警报装置具体为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背面设置有USB充电接口,且USB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控屏为电容式触摸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9系列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为YL6800型号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比较器为LM2903型号数据比较器,所述A/D转换器为AD7823型号A/D转换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通过在线序极性测试仪中设置有警报装置,有效防止操作员视觉疲劳产生误判,提高检测质量,微处理器与工作人员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无线,有效的将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中进行统计分析,使其测试效果大大提高;通过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和微处理器的配合使用,有效避免了将线序的平行做法与交叉做法发生混淆;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箱体、2-操控屏、3-警报装置、4-第一指示灯、5-第二指示灯、6-第三指示灯、7-第一接口、8-第二接口、9-数据采集器、10-A/D转换器、11-数据比较器、12-微处理器、13-蓄电池、14-无线发射器、15-工作人员计算机、16-无线接收器、17-提手、18-固定件、19-USB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奥菲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奥菲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效率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光比测试仪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