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端口GSM‑R微功率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3773.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倪小龙;吉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B10/038;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gsm 功率 数字 光纤 直放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SM-R通信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端口GSM-R微功率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GSM-R通信系统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山区的弱场覆盖存在最大的困难来自供电问题和铺设漏缆问题。
在原有无线列调系统未考虑全路覆盖要求,两车站区间内若新增设备,电缆未预留,无法提供新增设备的供电问题。若重新布置电缆,工程成本非常大。故我公司提供了直流远程供电系统,不仅解决了设备供电问题,也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若隧道内重新铺设漏缆,工程成本太大,若采用GSM-R微功率光分布式系统即光纤分布式+天线覆盖方式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成本,工程开通便捷。
2、枢纽地区覆盖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逐步开通,大城市和车站形成铁路枢纽。GSM-R网络由孤立线路单系统运行方式(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大秦线、石太客运、武广高铁等),逐渐转变为多条线路多个GSM-R系统联合运行方式(如广州枢纽、广珠城际铁路、武汉汉口枢纽、合肥枢纽等)。铁路枢纽设计线路越来越多,且在铁路枢纽地区宏基站密集的区,宏基站间相互干扰,影响通信质量,严重时可能影响车站安全,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GSM-R微功率光分布式系统组成微小区或定型小区,来减小小区覆盖半径或覆盖区域,同时基站仅作为信源,不单独覆盖信号,全部使用光纤分布式远端设备覆盖,这样基站的覆盖区域可以采用多个布局合理的光纤分布式远端设备来完成整个区域的覆盖,又不至于相互干扰,很好的解决枢纽地区的信号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端口GSM-R微功率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满足两路射频端口输出,两路射频端口指标一致,工程应用时,需双路接入信号时,无需增加功分器或电桥模块,减少了线缆、接头数、工程安装步骤,便于工程维护, 并且具有多种关键模块冗余备份。
本发明包括通过环网光纤连接的微功率近端机和微功率远端机,所述的近端机包括数字中频板、双工器、主备监控单元、主备变频模块、数字光模块、主备电源模块和分集接收单元,微功率近端机接收到GSM-R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通过下变频到中频信号,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变换到数字信号,由数字基带处理单元将数字信号打包并转换为串行数据方式,再经光纤收发器发送到微功率远端机;所述的微功率远端机包括数字中频板、主备监控单元、变频模块、主备低噪放模块、主备功放模块、双工器、防雷防浪涌模块、分集接收单元、分合路器,微功率远端机接收到微功率近端机下行数字信号,由数字中频板上的数字基带处理单元解帧,再通过数字滤波方式对每个系统选用的频点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将得到的数字信号恢复为中频信号,再经上变频到GSM-R频率,经发射机发射出去;远端机从GSM-R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上行的信号经远端机接收子系统接收后,下变频到中频信号,然后通过上述的逆过程,同时对上行信号进行数字降噪处理后,通过光纤传回到微功率近端机,再发给基站接收。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远端机中,分集接收单元安装在数字中频板内部,数字中频板通过光模块连接到近端机,远端机内下行线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数字中频板、变频模块、分合路器、主备功放模块、射频开关、双工器、分合路器,远端机内上行线路分为两路,一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分合路器、双工器、主低噪放模块、变频模块、数字中频板,另一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器、备用低噪放模块、变频模块、数字中频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微功率远端机通过远端机主备电源模块供电。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微功率远端机通过近端机主备电源模块远程供电,支持两路电源冗余备份输入。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满足两路射频端口输出,两路射频端口指标一致,工程应用时,需双路接入信号时,无需增加功分器或电桥模块,减少了线缆、接头数,工程安装步骤,便于工程维护;
2、远端机防护等级为IP55,支持室外安装;
3、具有高速率透传通道:支持以太网(传输速率≥100Mbps)透传通道功能;
4、远端设备供电支持直流远供来供电,支持两路电源冗余备份输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远端机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机指纹模组测试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指纹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