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光纤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5066.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雄佑;植村仁;齐藤晋圣;藤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 ||
1.一种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心纤芯,该中心线芯传播LP01模、LP11模、LP21模以及LP02模的光;
第一纤芯,该第一纤芯配置在与第一线段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一线段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沿径向延伸;
第二纤芯,该第二纤芯配置在与第二线段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二线段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段成90度的方向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沿径向延伸;
第三纤芯,该第三纤芯配置在与第三线段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三线段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段成67.5度的方向且相对于所述第二线段成157.5度的方向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沿径向延伸;
第四纤芯,该第四纤芯配置在与第四线段重叠的位置,所述第四线段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线段成67.5度的方向且相对于所述第三线段成135度的方向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沿径向延伸;以及
第五纤芯,该第五纤芯配置在与第五线段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五线段在相对于所述第三线段成67.5度的方向且相对于所述第四线段成67.5度的方向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沿径向延伸,
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异模相互作用区间以及异模非相互作用区间,
在所述异模相互作用区间中,所述中心纤芯的LP11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与所述第一纤芯以及所述第二纤芯的LP01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一致,所述第一纤芯的LP21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与所述第三纤芯以及所述第四纤芯的LP01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一致,所述第一纤芯的LP02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与所述第五纤芯的LP01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一致,
在所述异模非相互作用区间中,所述中心纤芯的各LP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与所述第一纤芯、所述第二纤芯、所述第三纤芯、所述第四纤芯以及所述第五纤芯的各LP模的光的传播常数不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至所述第一纤芯的中心的距离设为g1、将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至所述第二纤芯的中心的距离设为g2、将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至所述第三纤芯的中心的距离设为g3、将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至所述第四纤芯的中心的距离设为g4、将从所述中心纤芯的中心至所述第五纤芯的中心的距离设为g5时,下述式成立,即:
g1、g2<g3、g4<g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异模非相互作用区间中,所述中心纤芯与所述第一纤芯、所述第二纤芯、所述第三纤芯、所述第四纤芯以及所述第五纤芯的距离分别为19μm以上24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心纤芯的相对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c、将所述第一纤芯的相对于所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1、将所述第二纤芯的相对于所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2、将所述第三纤芯的相对于所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3、将所述第四纤芯的相对于所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4、将所述第五纤芯的相对于所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5时,下述式成立,即:
Δc≥Δ1、Δ2>Δ3、Δ4>Δ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未经株式会社藤仓;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50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殖桶用防生物外逸罩
- 下一篇:具有自动调整转速功能的养殖用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