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线型管道式超细颗粒凝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6242.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祥;任生鼎;王辰;陈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1/04 | 分类号: | B01D51/04;B01D51/06;B03C3/011;B03C3/013;B01D5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线型 管道 式超细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除尘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流线型管道式超细颗粒凝并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其中城市环境中PM2.5(主要为PM0.4-1.0)含量过高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PM2.5产生,并减少其存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1664623A公开了涉及用于工业烟尘治理的微细粒子除尘器。具体是通过对现有二级过滤方式的电袋复合除尘器改进,在滤袋除尘机构的出口与引风机的进口之间设有湍流涡旋机构,该湍流涡旋机构包括湍流涡旋室、烟尘入口管和烟尘出口管。湍流涡旋室为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的斗状,其底部连接着灰斗室。经过第二级处理的含有较细颗粒物的烟尘进入烟尘入口管,经过导风板,使气流发生向下偏转,进入湍流涡旋室,较细颗粒物与湍流涡旋室内壁产生扩散和碰撞促使微细粒子沉淀,使微细颗粒物从烟尘中分离出来。但该处理工艺中单独用湍流涡旋室进行细颗粒物的物化凝并,凝并效率并不高。
中国专利CN103071591A公开了一种凝聚器产涡装置,包括机架、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产涡片,所述产涡片旁的机架上设有清灰装置。但涡片过多影响烟气过流速度,增加了凝聚器的压力降。
因而,针对凝并效率不高、工艺设备复杂等问题,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强化凝并的超细颗粒凝并器。在传统的除尘器的基础上,增设凝并处理装置,使超细颗粒物通过物理方法或物化方法凝并成较大颗粒,从而在主体除尘器内顺利脱除,是现在除尘技术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性强、适应面广、构造简单、可靠性好的强化凝并的超细颗粒凝并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线型管道式超细颗粒凝并器,整个凝并器呈管道式,适于安装在主体除尘器之前的进气管道中;凝并器由荷电区和凝并区组成;荷电区有一组正、负相间的平行通道,内设负极板、正极板以及用来分隔的绝缘板,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经荷电后进入凝并区;所述的凝并区中设置有2~4组横条,横条横置于凝并区中,横条的断面形状为流线型的导弹头状;经凝并之后的烟气进入主体除尘器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凝并区中设置的每组横条上下排列,横条的断面形状导弹头部长度为10~15cm,水平部分长为20~30 cm;横条的高度为15~30cm;相邻两只横条之间的间距取横条高度的1.0~2.0倍;相邻两组横条之间的间距取横条断面长度的1.0~2.0倍,相邻两组横条之间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在凝并区的入口处,竖向设置一组喷嘴,喷嘴通过管道与气泵相连,可将活性炭等吸附剂通过引导管经喷嘴喷入凝并区。
进一步地,在凝并区的入口处,竖向设置一组喷嘴,由配液泵将凝并促进剂和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凝并促进剂溶液经雾化后,通过引导管接入喷嘴,喷入凝并区,形成雾云。
凝并器工作原理:气流首先经过双极荷电区,双极荷电区有一组正、负相间的平行通道,粉尘通过时,按其通道的正或负,分别获得正电荷或负电荷。这样,粉尘粒子一半荷正电,一半荷负电。然后进入凝并区,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在“静电力凝并”、“湍流凝并”和“化学凝并”的共同作用下碰撞凝聚,超细颗粒变成大颗粒,简称粒子粗大化;接着进入到后续主体除尘器(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内部,粗大化的粒子便于除尘器收尘,这样便减少了细微颗粒的排放。
“湍流凝并”是指通过特殊的构造,造成烟气气流的变化,形成接近湍流的状态。凝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颗粒大小、颗粒的凝聚性能与碰撞几率。待处理烟尘中,不缺乏大的粒子,大的粒子可作为核心,与超细粒子碰撞结大。凝聚性能方面:气流首先经过双极荷电区,分别获得正电荷或负电荷。这样,粉尘粒子一半荷正电,一半荷负电,在凝并区,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有良好的凝并性能。湍流大大增加了烟气中颗粒的碰撞几率。由于凝并器的特殊构造,使得凝并器内分部气流交汇处成为湍流凝并主要发生区域。在静电力和化学凝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湍流凝并,强化了整体的凝并效果。横条的断面形状呈导弹头状,导弹头部呈流线型,便于气流分流,且流线型压力降较小。横条断面的水平部分,起分隔气流和引导气流的作用。流线型的横条使得气流分分合合,分合交替进行,实现了湍流凝并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6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下一篇:一种仿行喷雾机吊杆及其所构成的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