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6403.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4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忠;吴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工作 辊刮水喷油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以及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刮水板,移动装置可带动刮水板向工作辊的辊面方向移动;刮水板的头部设置有倒角面,倒角面位于刮水板的上表面及头部端面的相交处;倒角面上包覆有耐磨材料,倒角面与工作辊的辊面接触;在刮水板的头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沟槽,沟槽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沟槽的另一端与刮水板头部端面外侧连通;在通孔和沟槽内安装辊缝润滑装置;所述辊缝润滑装置包括与润滑系统管路相连的喷射集管,以及多个与喷射集管连通的喷嘴,喷射集管安装在通孔内,所述喷嘴等间距安装在沟槽内,喷嘴接近刮水板的头部端面,喷嘴喷射出的油水混合物沿着沟槽的上下表面喷向工作辊;润滑系统管路上分别设置流量控制阀、流量传感器、压力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竖直布置的机架、支撑框架、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相连,第一液压缸安设在机架上,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框架相连,第一液压缸可驱动支撑框架沿机架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液压缸固设于支撑框架上,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刮水板相连,第二液压缸可驱动刮水板向工作辊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上安设有线性位移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轨和导座,导轨设于支撑框架上,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刮水板的上下表面;导座安设于导轨上,导座可沿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导座的一端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导座的另一端与刮水板的尾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刮水板的上下表面,并且与水平面夹角α为5°~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倒角面与刮水板的上表面的夹角β为45°~65°;倒角面的中心到沟槽的中心线距离M为:
其中,D为工作辊直径,mm。
6.一种热轧工作辊刮水喷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权利要求3所述刮水喷油系统各组件,组装支撑框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导向机构以及刮水板;
步骤二、确定刮水板的倒角面与工作辊的接触位置,也即目标位置;
步骤三、启动移动装置的第一液压缸,支撑框架随之带动刮水板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并接近目标位置:第一液压缸推动支撑框架连同刮水板向轧件方向移动的位移为Δδ,
Δδ=δ-δ′,
其中,δ′为第一液压缸移动前线性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值,mm;δ为刮水板从退出极限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时第一液压缸的总行程,δ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K为刮水板位于退出极限位置时倒角面的中心与轧制线的距离,mm;L为刮水板位于退出极限位置时倒角面的中心与工作辊辊心的水平距离,mm;h为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之间的辊缝厚度,mm;λ为刮水板的目标位置与工作辊辊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λ=α+β;D为工作辊直径,mm。
步骤四、启动第二液压缸,推动导座和刮水板沿导轨向工作辊的方向移动,直至刮水板的倒角面与工作辊的辊面接触;
步骤五、将第二液压缸切换为压力控制模式,以预设定的压力将刮水板的倒角面压靠在工作辊的辊面上;
步骤六、打开润滑系统管路上的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并通过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量值进行反馈调节,以预设定的流量和压力向工作辊辊面喷射油水混合物,随后启动轧件的轧制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64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轧机轧辊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复轧辊镶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