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线路开关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7137.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蕾;阙波;邵学俭;陈彤;周浩;徐重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线路 开关 单相 接地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馈线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线路开关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配电网已多采用地下电缆或者架空绝缘导线形式,线路发生短路与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而在农村以及山地地区,出于经济性考虑,仍主要使用架空裸导线方式铺设线路,平时由于各种自然或者人为原因等,单相接地事故较多,尤其在山地地区,在冬季风雪或者夏季雷暴天气情况下,很容易接连发生线路单相接地情况,部分单相接地还会进一步恶化为短路故障,而故障发生时恶劣的天气条件往往又不适合外出巡线检修,只能先将整条线路停电等待天气转好才能开始检修。
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我国配电网线路采用小电流接地运行方式,加之配电网系统本身的运行情况状态复杂多变,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气特征量不明显,造成故障线路及位置判断困难,这也使得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成为多年困扰我国配电网运行的难题之一。如果能找到一种较为可靠的单相接地故障判断方法,并应用到线路开关中去,从而使得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上紧临故障区段的开关能够做出准确响应,可大幅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线路开关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欲实现线路中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检测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线路开关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线路的零序电压;
判断所述零序电压是否升高,若是,则获取所述目标线路的零序电流;
分别利用db4、db5、db6、db7、db8频率突变的小波变换对所述零序电流的高频分量进行提取;
针对每种所述小波变换,计算提取出的若干高频分量中最高的高频分量的高频值与所述若干高频分量中其它所有高频分量的高频值平均值之比,得到一个比值;
判断所有所述比值中超过预设比值阈值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个数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还包括:
向预设用户终端发送故障告警消息。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线路的开关断开。
优选的,具体为:30。
优选的,所述个数阈值,具体为:3。
一种应用于线路开关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户获取目标线路的零序电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零序电压是否升高,若是,则执行第二获取单元;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线路的零序电流;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利用db4、db5、db6、db7、db8频率突变的小波变换对所述零序电流的高频分量进行提取;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针对每种所述小波变换,计算提取出的若干高频分量中最高的高频分量的高频值与所述若干高频分量中其它所有高频分量的高频值平均值之比,得到一个比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有所述比值中超过预设比值阈值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个数阈值,若是,则执行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向预设用户终端发送故障告警消息。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延时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判断所述目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跳闸单元;
跳闸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线路的开关断开。
优选的,所述比值阈值,具体为:30。
优选的,所述个数阈值,具体为: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