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8117.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一林;彭文杰;袁善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7/00 | 分类号: | C09J107/00;C09J107/02;C09J175/04;C09J175/06;C09J115/00;C09J101/02;C09J11/04;C09J11/06;C08G18/42;C08K7/00;C08K3/04;A43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250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胶黏剂,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生物质石墨烯,水,其中:按重量计,高分子化合物100份,生物质石墨烯占高分子化合物的0.2wt~10wt%,高分子化合物固含30wt~70wt%;所述高分子化合物选自天然橡胶、改性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氨酯类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改性天然橡胶/聚氨酯类胶。本发明的胶黏剂解决了现有胶黏剂功能单一的问题,显示出优良的低温远红外功能、抑菌抗菌功能,以及较强的牢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制鞋大国,胶黏剂的用量十分巨大。橡胶胶黏剂是以橡胶为基料配置而成的胶黏剂,几乎所有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都可以用于配置胶黏剂,按照橡胶基料的组成,可分为天然橡胶胶黏剂和合成橡胶胶黏剂两大类。鞋用胶黏剂的需求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现有技术对胶黏剂的开发都只专注粘结力的改善,因此市场上的胶黏剂仅有粘结功能,功能单一。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黏剂,所述的胶黏剂解决了现有胶黏剂功能单一的问题,显示出优良的低温远红外功能、抑菌抗菌功能,以及较强的牢固度。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条件温和,极易推广。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胶黏剂的应用,其应用广泛,可以用于鞋类胶黏剂,鞋垫胶黏剂,木器、胶合板、水泥砂浆、纸张、布、皮革等的黏结。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黏剂,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生物质石墨烯,水,其中:按重量计,高分子化合物100份,生物质石墨烯占高分子化合物的0.2wt~10wt%,高分子化合物固含30wt~70wt%;
所述高分子化合物选自天然橡胶、改性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氨酯类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改性天然橡胶/聚氨酯类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区别在于引入生物质石墨烯,使其与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粘合性能良好且内聚力增强的胶黏剂,并且增加了低温远红外功能和抑菌抗菌功能。因此,本发明的胶黏剂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用于制鞋,从足部促进人体血液微循环,发挥良好的保健功效,而且可以用于其它服饰领域以及其它工业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石墨烯区别于石墨烯,其具有1-10层碳的六元环蜂窝状片层结构;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得,由于原料来自于植物,植物自身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在制备生物质石墨烯过程中得到了选择性的保留,矿质元素至少为Fe、Si、Al,还可含有K、Na、Ca、Mg、P、Mn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制得(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制备,也可以采用济南圣泉集团生产的生物质石墨烯):
先制备纤维素:
(1)将小麦秸杆粉碎预处理后,使用总酸浓为80wt%的甲酸和乙酸的有机酸液对处理后的小麦秸杆进行蒸煮,本实施例的有机酸液中乙酸与甲酸的质量比为1:12,并在加入原料前加入占小麦秸杆原料1wt%的过氧化氢(H2O2)作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120℃,反应30min,固液质量比为1:10,并将得到的反应液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
(2)将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加入总酸浓为75wt%的甲酸和乙酸的有机酸液进行酸洗涤,其中上述总酸浓为75wt%的有机酸液中加入了占小麦秸杆原料8wt%的过氧化氢(H2O2)作为催化剂,且乙酸与甲酸的质量比为1:12,控制温度为90℃,洗涤时间1h,固液质量比为1:9,并将反应液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高清立体影视柔性传输线
- 下一篇:高阻燃耐油型直流充电桩环保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