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8163.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钱加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嘉荣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4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6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 ||
1.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包括:控制器、漏电保护控制模块、零序漏电检测互感器和零序漏电自检回路;所述零序漏电检测互感器、漏电保护控制模块和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零序漏电自检回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零序漏电自检回路发送导通指令;
所述零序漏电自检回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导通指令时,进行导通;
所述零序漏电检测互感器,用于在所述零序漏电自检回路导通时,向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
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漏电保护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漏电自检回路包括:零序漏电自检电感L1、整流二极管D2、电阻R3和三极管Q5,所述零序漏电自检电感L1穿绕在所述零序漏电检测互感器上,所述零序漏电自检电感L1、整流二极管D2和电阻R3串联连接且设于电源的火线和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地线漏电自检回路和地线电流检测互感器,所述地线电流检测互感器和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地线漏电自检回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地线漏电自检回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导通指令时,进行导通;
所述地线电流检测互感器,用于在所述地线漏电自检回路导通时,向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漏电自检回路包括:地线漏电自检电感L2、整流二极管D2、电阻R2和三极管Q4,所述地线漏电自检电感L2穿绕在所述地线电流检测互感器上,所述地线漏电自检电感L2、整流二极管D2和电阻R2串联连接且设于电源的火线和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地线带电检测模块;
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的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差,在所述电压差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和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和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与电源触点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向所述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发送断电指令;
所述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断电指令时,断开所述电源触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触发控制模块和三极管Q3,所述触发控制模块与所述漏电保护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触发控制模块及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自动上电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自动上电控制模块向所述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发送上电指令;
所述执行断电/上电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电指令时,闭合所述电源触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包括:光电耦合器U2;
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与水流传感器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设于所述控制器与地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高温保护模块和/或高低压保护模块;
所述高温保护模块,用于获取高温信息,并将所述高温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高低压保护模块,用于获取供电电压的电压信息,并将所述电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嘉荣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嘉荣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