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粘度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578.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6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国;赵愉生;赵元生;周志远;张春光;崔瑞利;范建光;张天琪;喻昊;王琰;夏明圆;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9 | 分类号: | B01J27/19;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浸渍 溶液 配制 方法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粘度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甲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含磷化合物、含钼化合物和含镍化合物制得混合溶液;S2、搅拌加热并降温后,继续加入络合剂或有机酸;S3、搅拌溶解后,继续加入含镍化合物;S4、搅拌加热后冷却,加入碱性试剂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2~6,进行浓缩,制得浸渍溶液。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配制方法具有配制简单、金属利用率极高、成本低的优势,且由该浸渍溶液浸渍得到的加氢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及活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领域,特别是加氢处理催化剂所用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和各项环保法规的要求日益严格,加氢处理催化剂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加氢催化剂,多是采用无机氧化物如氧化铝为载体,负载加氢活性金属(一般为VIB族和VIII族元素,如Mo、W、Ni、Co等)制备而成。常用的负载方法有混捏法、混捏-浸渍法、浸渍法,其中浸渍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活性金属担载方法。
在浸渍法制备高活性催化剂过程中,粘度小,流动性好的浸渍溶液制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粘度小的浸渍液能够较快的进入载体内部,达到浸渍均匀、活性金属分散性好、催化剂活性高的效果。一般来说,业界认为钼、镍、磷浸渍溶液可以制备出较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
CN201110023258X提供了一种钼镍比例可随意调节的钼、镍、磷浸渍水溶液制备方法。CN2007100109038提供了一种较高pH值的钼、镍、磷浸渍溶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方法为:用传统方法制备出低PH值的Mo、Ni、P溶液,然后通过添加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氨水溶液来调节PH值,在添加过程中不停搅拌,使生成的不溶物溶解。CN981143466中提到了高浓度Mo-Ni-P溶液的制备:将磷酸水溶液加入到所需量的氧化钼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至大部分氧化钼溶解后,将体系温度降到60~70℃,加入所需量的碱式碳酸镍。再次加热至微沸使碱式碳酸镍全部溶解。最后缓慢加热蒸发,除去多余的水分使溶液浓缩,制得高浓度、高稳定性的Mo-Ni-P溶液。US4444905介绍了一种Mo、Ni、P溶液的制备方法。要点是将MoO3、H2O和H3PO4(75%)制成浆状,在15分钟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镍,升温到93℃并在该温度下加热2小时,制得亮绿色溶液。
以上专利中提到的配制方法,由于都是加入磷酸的原因,溶液体系粘度偏大,尤其是配置金属含量高的溶液时,溶液粘度增加较大,流动性降低,不利于浸渍过程活性金属的均匀扩散,并且形成的混合金属盐稳定溶液中有分子较大的络合物或配合物,在浸渍过程中难以避免局部聚集,催化剂孔道不畅通的情况,造成催化剂有效活性表面下降,浪费金属原料,催化剂活性降低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粘度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配制简单、金属利用率极高、成本低的优势,且由该浸渍溶液浸渍得到的加氢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及活性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粘度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甲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含磷化合物、含钼化合物和含镍化合物制得混合溶液;
S2、搅拌加热并降温后,继续加入络合剂或有机酸;
S3、搅拌溶解后,继续加入含镍化合物;
S4、搅拌加热后冷却,加入碱性试剂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2~6,进行浓缩,制得浸渍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低粘度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金属以氧化物计,所述浸渍溶液中含有:MoO3为5~90g/100ml,NiO为0.7~60g/100ml,P为0.2~6g/100ml,CH3OH为0.6~18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