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9807.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兴国;朱茂飞;李立君;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美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10 | 分类号: | H02K13/10;H01R3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碳刷 结构 | ||
1.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包括主碳刷1、主碳刷支架2、辅碳刷3、辅碳刷支架4、主碳刷弹簧5、辅碳刷弹簧6、行程触板7和触板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主碳刷支架2和辅碳刷支架4并排连接,主碳刷支架2一端连电机端盖,另外一端设置有开孔,左右两侧也有过孔,辅碳刷支架4一端连电机端盖,另外一端设置有开孔,在靠近主碳刷支架2的一侧也有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行程触板7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形状和尺寸与主碳刷支架2的开孔一致,行程触板7一端与触板弹簧8相连,另一端通过主碳刷支架2两侧的过孔,插入至辅碳刷支架4内,主碳刷1通过触板7上的过孔,插入到主碳刷支架2的开孔内,主碳刷支架1的一端与主碳刷弹簧5接触,另外一端与直流电机的换向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辅碳刷3插入到辅碳刷支架4的开孔内,一端与辅碳刷弹簧6接触,另一端抵在行程触板7上,主碳刷弹簧5和辅碳刷弹簧6均为卷簧,卷簧的中心轴与各自的碳刷支架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在直流电机工作过程中,主碳刷1穿过行程触板7的开孔,插入主碳刷支架2的开孔内,主碳刷1在主碳刷弹簧5的作用下与直流电机换向器接触,处于工作状态,辅碳刷3在行程触板7的限制作用下处于非工作状态,同时行程触板7也受主碳刷1的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随着直流电机的长时间持续工作,主碳刷1因磨损而导致长度减小,在主碳刷弹簧5的作用下移动,当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主碳刷1整体穿过行程触板7的开孔,使得主碳刷1对行程触板7的约束消失,没有主碳刷1约束的行程触板7在触板弹簧8的作用下移动,而辅碳刷3在没有行程触板7的限制作用下,在辅碳刷弹簧6的作用力下弹出而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在直流电机工作过程中,当主碳刷1因磨损严重而不能正常工作时,辅碳刷3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双碳刷结构有效延长了直流电机的工作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美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柯美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8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